贊賞男中音的好句子匯總60句
中考必備成語大全
中考語文必定會考察到成語,看看有哪些成語是必須要考的。以下是小編帶來中考必備成語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1句】: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例句】《松花江上》這支歌,雖然傾訴了人民家園淪喪、流離失所之苦,但卻~,激起了無數抗日志士的反抗怒火。
【第2句】:哀兵必勝: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褒義>
【例句】在這次世界杯足球賽上,哀兵必勝的戰例很多,弱隊紛紛爆出冷門,戰勝強隊。
【第3句】:安土重[zhòng]遷:并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愿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與安土重遷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戀戀不舍、故土難離等。
【例句】自古道:"安土重遷。"說了離鄉背井,哪一個不怕的?
【第4句】:按部就班:原指寫文章按照內容需要來安排章節、選詞、定句。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驟、順序進行。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
【例句】學習科學知識,應該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第5句】:百年樹人: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例句】古人都知道百年樹人的道理,我們更應該把培養人才這件大事抓好。
【第6句】: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萬物。后指任意糟蹋東西,不知愛惜(殄:滅絕;天物:指自然界的鳥獸草木等)。
例句:一桌的飯菜還沒吃就倒掉了,真是暴殄天物啊!
【第7句】:班門弄斧:班:魯班,古代巧匠。在魯班門前耍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
【例句】他居然在鋼琴大師面前炫耀琴技,真是班門弄斧。
【第8句】:貽[yí]笑大方:貽笑: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指讓內行人笑話。
【例句】我的意見很不成熟,不敢說出來,怕的是貽笑大方。
【第9句】:變本加厲:本:原來。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展。現多形容比原來的情況更嚴重。多含貶義。
【例句】他經常遲到,老師批評了他,他不但不改,反而變本加厲地曠課。
【第10句】: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
【故事】王恭從會嵇[kuài jī]回來,王大去看他。王大看王恭坐著一張六尺長的竹席,就對他說:"你從東邊回來,自然會有這種東西,可以拿一張給我。"王恭沒有回答。王大離開后,王恭就把坐著的這張席子給王大送去了。自己沒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墊上。后來王大聽說此事,很吃驚,就對王恭說:"我本來以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王恭回答:"您不了解我,我為人處事從來沒有多余的東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第11句】: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創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
【例句】這次我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萬圣節活動!
【第12句】:別具一格:別:其它。具:另有。比喻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風味)。
【例句】這個畫家的人物畫拙中見巧,別具一格,別有韻味。
13不脛[jìng]而走: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消息無需推行宣傳,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傳播迅速。
【例句】盡管我們做盡了保密工作,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
14不翼而飛: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常用于比喻物品忽然丟失。
【例句】擺在飯桌上的錢,突然不翼而飛。
15博聞強識[zhì]: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例句】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位博聞強識的學者。
16婦孺[rú]皆知:孺:小孩。婦女、小孩全都知道。指眾所周知。
>>>在古代,婦女的地位是卑微的,所有跟"婦女"相關的成語,意義都不是很積極、正面,即使是"婦孺皆知",其背后的含義也是:就連當時封建社會身份卑微的婦女兒童都知道某些事或某些人,自然就人人都知道了。所幸在今天,我們絕大多數婦女的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之后的很多年,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讓男女實現更大程度的平等。我們當中的.女孩子,除了學習,還可以在其他方面發揮特長,成為自尊、自愛、自強的出色的人。加油!
17不知所云:不知道說的是什么,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
【例句】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云。
18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例句】當時我不以為意,但是后來我發現腳踝和手臂多處被叮咬。
19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例句】他嘴上雖然沒有說不對,心里卻不以為然。
20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十分蠻橫,不講道理。
【例句】這些人拗[niù]得很,不管怎樣勸說都不聽,真是不可理喻。
21不言而喻:喻:明白,知道。不用說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例句】他們三個月的努力終于取得成功,那種喜悅不言而喻。
22天倫之樂: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系。泛指家庭的樂趣。不宜用于家庭之外。
【例句】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都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何況是這象征團圓美滿的中秋佳節呢。
23耳濡[rú]目染:謂形容聽得多了,見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響。
【例句】婷婷的父母是藝術家,婷婷耳濡目染,對藝術產生了極大興趣。
24潛[qián]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生了變化。
【例句】文藝作品的藝術性越高,對讀者潛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25各得其所:所:處所,位置。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后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例句】全國人民都要有說話的機會,都要有衣穿,有飯吃,有事做,有書讀,總之是要各得其所。(《毛澤東選集·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
26各行其是:行:做;是:對的。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例句】這個組織群龍無首,人人各行其是,根本無法團結。
27功虧一簣[kuì]:虧:欠缺;簣: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點沒能完成。
【例句】這件工作眼看就要完成了,咱把勁們得加,不能讓它功虧一簣。
28駭人聽聞:駭:震驚。使人聽了某事后感到很驚訝,恐懼。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例句】這個大胃王目前的最高記錄是一次可以吃下十五碗拉面,這夠駭人聽聞了吧!
29聳人聽聞:指故意說夸大或驚奇的話,使人聽了非常震驚。說的是不存在的事。
【例句】高速公路上的兩車只是輕微的擦掛,卻被他說成了聳人聽聞的大車禍。
30弄巧成拙[zhuō]:弄:賣弄,耍弄;巧:靈巧(指心思);拙:笨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典故】
孫知微是北宋時期一個有名的畫家。有一次,成都壽寧寺請他為寺院畫一幅《九曜[yào]圖》。他畫好草圖以后,因為有事外出,就把弟子們找來,說:"這幅畫的輪廓我已經畫好了,剩下著色的工作,你們幾人接著做吧,一定要認真做好。"
老師走了以后,弟子們準備上色,可是,忽然發現圖中水星菩薩的侍從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一個學生說:"老師平時畫瓶,總要在瓶上畫一束鮮艷的插花,這一次可能匆忙當中忘了畫上,我們給畫上吧。"大家都贊同他的意見,于是,他就在水晶瓶上很用心地畫上一枝粉紅色的蓮花。
第二天,孫知微歸來。當他看到水星菩薩的侍從捧的瓶子中居然冒出一朵蓮花時,氣憤得吼叫起來:"《道經》中說,這水星菩薩的水晶瓶不是插花用的,而是用來鎮妖伏水的寶貝。瓶中根本就沒有什么花草,如果添上花,它就不是神物而是一只普通的花瓶了。你們這是弄巧成拙啊!"
弟子們一個個嚇得低下頭去。
31扣人心弦[xián]:扣:敲擊。指因感動而引起共同反應的心。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例句】據說這人最不愛講話,但那天的幾句話,卻是那樣扣人心弦,感動得自己當時流下了眼淚。
32膾[kuài]炙[zhì]人口:膾:切得很細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東西人人愛吃。比喻優美的詩文或美好的事物,人人贊美和傳誦。
【例句】《紅樓夢》是一部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33力挽[wǎn]狂瀾:比喻盡力挽回危險的局勢。
【例句】在這危急的時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扭轉了局勢。
34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例句】老舍《四世同堂》:"粉妝樓(小說人名)有許多朋友,一天到晚門庭若市……"
35首當其沖[chōng]: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例句】高家是北門一帶的首富,不免要~,所以還是早早避開的好。(巴金《家》二十二)
36巧奪天工:專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
【例句】這件珍貴的藝術品真可謂是巧奪天工之作。
37鬼斧神工:形容事物之神奇巧妙,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指自然造就的)。
【例句】我確信這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一個巨大的人工雕像。
38談笑風生: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興致很高,并且很有風趣。
【例句】夏天的夜晚,人們在樹底下一邊乘涼,一邊談笑風生。
39嘆為觀止:嘆:贊賞;觀止:看到這里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例句】
①鄉間那遼闊無際,一片鮮黃亮綠的油菜花田,讓人嘆為觀止。
②這篇文章語言清新、流暢,讀后讓人嘆為觀止,連聲叫好。
40無動于衷:衷:內心。心里一點兒也沒有觸動。指對應該關心、注意的事情毫不關心,置之不理。
【例句】對于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我們不能熟視無睹,無動于衷。
41相得益彰[zhāng]:益:更加;彰:顯著。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例句】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張的手風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42星羅棋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盤上的棋子那樣分布著。形容數量很多,分布很廣。
【例句】這一帶山區小水庫星羅棋布,改變了過去農業用水的被動局面。
43鱗[lín]次櫛比:櫛:梳篦[bì]的總稱。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例句】大街上的商店鱗次櫛比,非常熱鬧。
44栩栩如生: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形容畫作、雕塑中的藝術形象等生動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例句】這些畫里的蝦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觀察過真正的蝦的生活,筆墨變化、寫照已經達到了極高境界的緣故。(秦牧《蝦趣》)
45言簡意賅[gāi]:賅:完備、完整。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但意思完整。
【例句】我們做報告時切勿長篇大論,應言簡意賅。
46異曲[qǔ]同工:工:細致,巧妙。不同的曲調演得同樣好。指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樣好。
【例句】這兩篇文章,盡管風格截然不同,但在表達技巧上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47殊途同歸: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例句】一道題,往往有幾種解法,但殊途同歸,答案只能有一個。
<辨析>異曲同工和"殊途同歸"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樣的結果"的意思。但"殊途同歸"偏重于"方法、道路不同,而結果、目的相同";異曲同工則偏重于"方法、做法不同而取得同樣好的效果。"
48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因:根據;制:制定;宜:適宜的措施。
【例句】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按客觀規律辦事。
49抑揚頓挫:抑:降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折。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例句】他的慷慨陳詞,抑揚頓挫,得到了與[yù]會群眾的贊賞。
50追本溯[sù]源: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頭,比喻追尋事物產生的根源,也說追本窮源。
【例句】對仗不是文人創造,而是從民歌中得來的。
語文必備成語大全
掌握一定數量的成語并準確的理解和運用,可以極大地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尤其在現今這樣的社會上,需要良好的人際關系,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這都有賴于良好的語言表達。掌握和運用好成語,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第1句】: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第2句】: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第3句】: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第4句】: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第5句】:安土重遷,并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愿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第6句】: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第7句】:安時處順: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第8句】: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B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第9句】:白駒過隙:白駒:原指駿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
【第10句】:百身何贖: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后來表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贖:抵償。
【第11句】: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需要付出艱辛。(正:培育;誤:樹木)
【第12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于現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績。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界。
【第13句】: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指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
【第14句】: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滾彈丸一樣,快地往下。形容事情發展很快。
【第15句】:鮑魚之肆:賣咸魚的鋪子。比喻惡劣的環境。鮑魚:咸魚;肆:店鋪。
【第16句】: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自然資源。暴:損害。殄:絕。
【第17句】:暴虎馮(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暴:徒手搏斗。馮河:涉水過河。
【第18句】:畢其功于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做完。
【第19句】: 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事業的艱辛。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
【第20句】:表里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
【第21句】: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第22句】: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創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第23句】:博聞強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正:記憶;誤:認識)
【第24句】: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第25句】: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第26句】:不敢旁騖:不敢再來求別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點.
【第27句】:不分軒輊;車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輊.比喻不分高低優劣。
【第28句】:不可理喻:不能夠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蠻橫, 不講道理。(正:使明白;誤:作比喻)
【第29句】:不謀而合: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完全一致。本詞與“不約而同”區別開來,“不約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一致的意思,但“不約而同”只能做狀語不能做謂語。
【第30句】:不恥下問: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第31句】: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溫和或者商品銷售行情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第32句】:不經之談:荒誕無稽的話。 (正:正常;誤:經常)
【第33句】:不亦樂乎:不也很快樂嗎?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
【第34句】: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第35句】: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讓人搭理,而是不能夠用道理來使他明白,形容態度蠻橫,不講道理.
中考四字成語大全
0【第1句】: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也指含蓄地給另從傳遞消息。也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
0【第2句】:按圖索驥:既比喻辦事機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線索尋找。
0【第3句】:暗送秋波:既指獻媚取寵,暗中勾結,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傳情。
0【第4句】: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澤,形容相形之下顯得遜色,也形容神情沮喪,無精打采。
0【第5句】:哀而不傷: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致,感情適度。也比喻做事適中,沒有過與不及之處。
0【第6句】:不絕如縷:像一根似斷未斷的細線那樣,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聲音徽弱,或某種技藝后繼乏人。
0【第7句】:不翼而飛:比喻言論或消息流傳得極快;也用以指東西丟失。
0【第8句】:鞭辟入里:形容言辭或文章說理透徹,也形容領會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層)。
0【第9句】: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覺。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第10句】: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權威。也指在人管轄之下,一切只能聽命于他。
【第11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進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艱險就不能取得成功。
【第12句】:比翼雙飛:比喻夫妻恩愛,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幫助,共同前進。
【第13句】:兵強馬壯:形容戰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勢力的強大。
【第14句】: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
【第15句】:不登大雅之堂:大雅:舊時指對文學、藝術有一套“雅正”標準的人;堂:廳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藝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觀賞的。有時也指沒有見過大場面的或不配參與大場面的人。
【第15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第16句】:拔了蘿卜地皮寬: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展地盤而排擠別人。
【第17句】: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第18句】:不到黃河心不死: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第19句】:不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后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于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第20句】:百發百中 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彈無虛發。泛指射擊技術高明,每發必中;也比喻對事惰的預料有充分把握,從不失算。
中考詞語成語大全
詞語是中考必考的題目,整理了中考詞語成語及解釋,歡迎閱讀!
【第1句】:變化不窮 指變化多種多樣,沒有窮盡。
【第2句】:變動不居 指事物不斷變化,沒有固定的形態。
【第3句】:風云變態 變態:改變常態。風云改變常態。形容詩文變化多姿。
【第4句】:時移勢易 指時代、情勢等都已發生變化。
【第5句】:千形萬狀 各式各樣的形狀。形容變化多。
【第6句】:蛻化變質 蛻化:蟲類脫皮變化。比喻人墮落變壞。
【第7句】:世異時移 世、時:社會、時代。異、移:不同、變化。社會變化了,時代不同了。亦作“時移世改”、“時移世異”、“時移俗易”、“時異事殊”。
【第8句】:移形換步 〖解釋〗猶移步換形。形容變化多端。
【第9句】:加減乘除 算術的四則運算,借指事物的消長變化
【第10句】:難兄難弟 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現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
【第11句】:強死強活 比喻非常勉強。
【第12句】:神出鬼沒 出:出現;沒:消失。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第13句】:變態百出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
【第14句】:海沸山崩 海水沸騰,山石崩塌。比喻變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搖”。
【第15句】:隔世之感 指因人事或景物變化大而引起的、象隔了一個時代似的感覺。
【第16句】:蒼黃反復 蒼:青色。反復:顛過來倒過去。青的一會兒變成黃的,黃的一會變成青的。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亦作“蒼黃翻復”。
【第17句】:能屈能伸 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大干一番。
【第18句】:高岸深谷 指幽僻的處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變化。
【第19句】:葉落知秋 看到樹葉落,便知秋天到來。比喻從細微的變化可以推測事物的發展趨向。
【第20句】:龍化虎變 《易·革》:“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后因以“龍化虎變”比喻變化莫測。
【第21句】:破罐破摔 比喻有了缺點、錯誤不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第22句】:消息盈虛 指事物的盛衰變化或行為的出處進退。
【第23句】:捏手捏腳 形容輕手輕腳地走。也形容輕薄的舉動。
【第24句】:毛手毛腳 做事粗心,不細致。
【第25句】:達權通變 通、達:通曉,懂得;權、變:權宜,變通。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
【第26句】:感慨萬千 因外界事物變化很大而引起許多感想、感觸。
【第27句】:沒頭沒腦 頭、腦:比喻線索或根由。毫無線索或沒有根由。
【第28句】:桑田滄海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第29句】:事過情遷 隨著事情過去,對該事的感情、態度也起了變化。
【第30句】:鴻飛霜降 鴻雁為候鳥,每年深秋歸飛,其時開始霜降,因用以指時序的變化和年歲的更換。
【第31句】:變幻莫測 幻:變化;變幻:不規則地改變;測:捉摸;莫測:無法推測。變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第32句】:任勞任怨 任:擔當,經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第33句】:日異月更 日日不同,月月改變。形容變化快。
【第34句】:沒頭沒腦 頭、腦:比喻線索或根由。毫無線索或沒有根由。
【第35句】:雷動風行 ①指萬物運動變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嚴厲迅猛。
【第36句】:東海揚塵 大海變陸地。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第37句】:彼一時,此一時 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
【第38句】:消息盈沖 指事物的盛衰變化或行為的出處進退。
【第39句】:連鎖反應 連鎖:像鎖鏈似的一環扣一環。比喻相關的'事物發生相應的變化
【第40句】:宦海風波 宦海:舊指官場。舊指官場沉浮,像海洋中的浪濤和大風,變化莫測;亦指官場中出現的風險和波折。
【第41句】:鯉魚跳龍門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第42句】:橋歸橋,路歸路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第43句】:民脂民膏 比喻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多用于指反動統治階級壓榨人民來養肥自己的場合。
【第44句】:天翻地覆 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兇。
【第45句】:掀天揭地 可以撼動天地。形容聲勢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徹底的變化。
【第46句】:神藏鬼伏 比喻變化莫測。
【第47句】:難兄難弟 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上下。現也反用,諷刺兩兄弟都壞。
【第48句】:滿打滿算 全部計算在內。
【第49句】:竊鉤竊國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第50句】:民脂民膏 比喻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多用于指反動統治階級壓榨人民來養肥自己的場合。
【第51句】:朝云暮雨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舊時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
【第52句】:一波才動萬波隨 〖解釋〗指一波方動,萬波隨之而起。比喻事情開端后的不斷發展變化。
【第53句】:群威群膽 威:力量;膽:膽識。集中群眾的力量和膽識。形容大家團結一致英勇戰斗時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第54句】:一如既往 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象從前一樣。
【第55句】:星移斗轉 斗:北斗星。星斗變動位置。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
【第56句】:滿谷滿坑 充滿了谷,充滿了坑。形容多得很,到處都是。
【第57句】:識變從宜 謂認識事物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問題。
【第58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 〖釋義〗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后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第59句】:不出所料 事由變化,在預料之中。
【第60句】:隨機應變 機:時機,形勢。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
【第61句】:反覆無常 〖解釋〗指變化不定。
【第62句】:染蒼染黃 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第63句】:變化無窮 形容不斷變化,沒有止境。
【第64句】:莊生夢蝶 莊生:戰國人莊周。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胡蝶。比喻夢中樂趣或人生變化無常。亦作“莊周夢蝶”。
【第65句】:美輪美奐 輪:高大;奐:眾多。形容房屋高大華麗。
【第66句】:全心全意 投入全部精力,一點沒有保留。
【第67句】:竊鉤竊國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第68句】:以防萬一 萬一:意外變化。用以防備難以預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