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國風”的五言詩句
為您整理了67句帶“國風”的五言詩句,其中“國風”開頭的五言詩句10句,“國風”結尾的五言詩句33句,“國風”在中間的五言詩句24句,供您參考。
“國風”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坐令王室尊,國風無黍離。——出自仲并《錢檢法及代期以詩告別因次其韻》
【第2句】:國風幾曾熄,圣筆不能刪。——出自劉克莊《病中雜興五言十首》
【第3句】:國風人已變,山澤增輝光。——出自唐·王建《寄李益少監兼送張實游幽州》
【第4句】:騷人互題品,國風嘗紀錄。——出自衛宗武《賦南墅竹》
【第5句】:國風新正樂,農器近消兵。——出自唐·顧況《樂府》
【第6句】:國風由是正,王化自雍熙。——出自唐·呂炅《貢舉人謁先師聞雅樂》
【第7句】:塞邑多苦寒,國風遺舊俗。——出自梅堯臣《張太素之邠幕》
【第8句】:國風今已變,民瘼到應除。——出自楊億《史館凌職方知廣州》
【第9句】:國風猶在詠,江漢近南陽。——出自唐·孫逖《故程將軍妻南陽郡夫人樊氏挽歌》
【第10句】:經術震浮蕩,國風掃齊梁。——出自唐·李群玉《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國風”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此章弗徒歌,聊以裨國風。——出自周文璞《題曹武帝削瓜圖》
【第2句】:馳道當河陜,陳詩問國風。——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途次陜州作》
【第3句】:心偶羨明代,學詩觀國風。——出自唐·馬戴《懷故山寄賈島》
【第4句】:晉馬成南渡,宗周入國風。——出自張嵲《次韻周子直四首》
【第5句】:鼎石分門戶,詞場繼國風。——出自唐·杜甫《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第6句】:樹諼見國風,采菊聞靈修。——出自黃彥平《樂府雜擬》
【第7句】:自顧非國風,難以合圣人。——出自唐·王建《送薛蔓應舉》
【第8句】: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出自唐·杜荀鶴《秋日山中寄李處士》
【第9句】:金玉美王度,歡康謠國風。——出自唐·武元衡《奉和圣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
【第10句】:經派懲燕說,詞源味國風。——出自孫應時《高南仲自云間歸退軒蓋明府以四詩送之末章專以見及南仲索和遂次其》
【第11句】:墻頭荔子熟,勿翦比國風。——出自舒邦佐《送簡賀州五首》
【第12句】:清在如江水,仁留是國風。——出自唐·皎然《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
【第13句】:鼎食分門戶,詞場繼國風。——出自唐·杜甫《奉寄河南韋尹丈人》
【第14句】:儻在扶天步,重興古國風。——出自唐·貫休《聞王慥常侍卒三首》
【第15句】:眺聽逢秋興,篇辭變國風。——出自唐·溫會《和段相公登武擔寺西臺》
【第16句】:徐字不晉帖,楚詩無國風。——出自許月卿《暮春聯句九首》
【第17句】:何人采國風,吾欲獻此辭。——出自唐·元結《舂陵行》
【第18句】: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出自唐·章孝標《山中送進士劉蟾赴舉》
【第19句】:清碎如章草,和平似國風。——出自潘牥《琴》
【第20句】:俸祿資生事,文章實國風。——出自唐·戴叔倫《送萬戶曹之任揚州便歸舊隱》
【第21句】:季子讓社稷,又能聽國風。——出自唐·李季華《題季子廟》
【第22句】:制度移民俗,文章變國風。——出自唐·白居易《開成大行皇帝挽歌詞四首,奉敕撰進》
【第23句】:臣覺筵中聽,還如大國風。——出自唐·張說《侍宴武三思山第應制賦得風字》
【第24句】:燒芋隨家法,論詩到國風。——出自林亦之《翁丈柔中同侄昭文相訪留兩日既別贈以詩》
【第25句】:作詩配國風,行者式其藩。——出自洪邁《度石棟嶺》
【第26句】:歸路聞人語,關雎誦國風。——出自史浩《次韻恩平郡王》
【第27句】:絕域知文教,爭趨上國風。——出自唐·張惟儉《賦得西戎獻白玉環》
【第28句】:自下而磨上,是之謂國風。——出自梅堯臣《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述詩》
【第29句】:漢代郭林宗,詞場繼國風。——出自趙蕃《寄峽州使君郭郎中三首》
【第30句】:聽客談時務,呼兒誦國風。——出自葉茵《次韻》
【第31句】:且喜成周地,詩人播國風。——出自唐·錢起《送王諫議任東都居守》
【第32句】:雨露將天澤,文章播國風。——出自唐·盧僎《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
【第33句】:復何備國風,庶亦見王澤。——出自梅堯臣《次韻和王尚書答贈宣城花木瓜十韻》
“國風”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舊國風煙古,新涼瘴癘清。——出自范成大《夜泊歸舟》
【第2句】:無奈國風怨,薺荼論苦甘。——出自晁說之《謝蘊文薺菜餛飩》
【第3句】:上國風塵舊,中司印綬榮。——出自唐·皇甫冉《送魏中丞還河北》
【第4句】:因行錄所美,愿與國風振。——出自梅堯臣《送胡武平》
【第5句】:竹國風世界,梅兄雪友朋。——出自楊萬里《寄題袁機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冰壺閣》
【第6句】:大哉國風本,喪而王澤竭。——出自唐·孟郊《讀張碧集》
【第7句】:直應吾道在,未覺國風衰。——出自唐·杜荀鶴《維揚逢詩友張喬》
【第8句】:貨通夷船富,民義國風還。——出自宋無《送閔思齊浙東師府掾》
【第9句】:故國風云氣,高堂戰伐塵。——出自唐·杜甫《中夜》
【第10句】:多慚郎署在,輒繼國風馀。——出自唐·盧僎《奉和李令扈從溫泉宮賜游驪山韋侍郎別業》
【第11句】:篇篇高且真,真為國風陳。——出自唐·鄭谷《讀故許昌薛尚書詩集》
【第12句】:澤國風雨多,春盡尚裘褐。——出自宋·陸游《喜晴》
【第13句】:南國風波遠,東門冠蓋回。——出自范仲淹《江城對月》
【第14句】:同流有誰共,別著國風清。——出自唐·齊己《送彬座主赴龍安請講》
【第15句】:君聞國風否,千載詠關關。——出自唐·齊己《寄勉二三子》
【第16句】:許國風猷壯,容民宇量恢。——出自曾鞏《送鄭州邵資政》
【第17句】:水國風霜晚,幽人井硙深。——出自張耒《歲暮閑韻四首》
【第18句】:荊國風流遠,幽閨女教循。——出自樓鑰《王夫人挽詞》
【第19句】:禮標時令爽,詩興國風幽。——出自唐·敬括《省試七月流火》
【第20句】:門無塵事閉,卷有國風開。——出自唐·熊皎《冬日原居酬光上人見訪》
【第21句】:恨無季札聽,大國風泱泱。——出自宋·陸游《稽山行》
【第22句】:騷人久不出,安得國風清。——出自唐·裴說《經杜工部墳》
【第23句】:向來得秘藏,著意國風初。——出自李流謙《仆盡半月之力僅得五詩而和仲落筆成十章俊哉予所甚畏也勉作二章答》
【第24句】:鏗鏘國風始,孰云隨微茫。——出自汪炎昶《奉和族祖紫嚴翁謾興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