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好還做鬼好句子匯集60條
原來做鬼比做人還累啊經(jīng)典哲理故事
有個小鬼,是個新鬼,窮得叮當響。
有個大鬼,已經(jīng)做了多年的鬼,富得錢都花不完。
于是小鬼就向大鬼請教,怎樣才能脫貧致富。大鬼反正已經(jīng)很富了,就毫無保留地說出了自己的致富絕招:“想掙錢很容易,你只要晚上選條陰暗的小路,在路邊一蹲,看見有人過來就伸腿絆他一下,他一害怕,就會燒錢給你用。”
小鬼聽罷,千恩萬謝地去了。到了晚上,他找了條偏僻陰暗的小路蹲了下來,可這條小路太偏了,他等了大半夜,也沒見一個人影。小鬼等得瞌睡都上來了,正打著盹的時候,忽然聽見“咚咚咚”的腳步聲,有人來了!他立即來了精神,把右腿伸了出去。
就聽見一聲悶響,奇怪的是那個人沒被絆倒,小鬼自己的腿卻被踩斷了。
小鬼哭喪著臉去找大鬼,大鬼問他:“那人走路是什么樣的聲音?”小鬼說:“是‘咚咚咚’的聲音。”大鬼一擺手:“唉,怪我沒給你說全了。走路‘咚咚咚’,說明他強壯有力,這樣的人走路哪能會磕絆,你要絆只能絆那種走路軟綿綿有氣無力的人。”
小鬼記住了這個教訓,第二天晚上就又去了那條路。深更半夜的時候,終于來了一個走路沒聲音、看上去軟綿綿有氣無力的人,小鬼立刻伸出腿去,果然把那人給絆倒了。
那人重重地摔在地上,好半天才爬起來。只見他在地上找啊找的,想找出是什么東西絆了自己。他盯著小鬼看,小鬼哈哈大笑,沖著那人做鬼臉:“看吧看吧,你看不見我!”那個人真的看不見小鬼,也聽不見小鬼的聲音,他其實盯著的`是小鬼腳旁的石頭。他一邊把石頭撿起來,一邊嘴里嘀咕著:“都是你,害我摔了一大跤。”他把石頭重重地往地上一扔,巧了,正好砸在小鬼的腿上。
受傷的小鬼坐在路邊忍不住“嗚嗚嗚”地哭了起來,突然他感覺大地在震動,隨著“嗵嗵嗵”的腳步聲,有人氣勢洶洶地走過來了。小鬼嚇得不敢哭了,拼命地往路邊縮,生怕絆倒了那個人。可誰知那人沒有被小鬼絆倒,卻被那塊石頭絆倒了,正好重重地摔在了小鬼的身邊。小鬼嚇得一哆嗦,還好,那人看不見小鬼,也沒有找石頭算帳,而是拍拍身上的土,急匆匆地走了。
小鬼哭喪著臉去找大鬼,把前后事情一說,大鬼高興地說:“你就要發(fā)財了,明天晚上我陪你撿錢去。”小鬼將信將疑。
第二天晚上,小鬼跟著大鬼來到那條路上,果然有人拎著一大包紙錢來燒。可讓小鬼吃驚的是,來者不是先前那個走路軟綿綿的人,而是后來走路“嗵嗵嗵”的那個。
小鬼不解地問大鬼:“怎么會是這個人來呢?”大鬼笑著說:“那個人走路雖然軟綿綿,但他不信鬼,就算你把他絆倒了,他也以為是石頭絆的他,扔了石頭不就完事兒了?而這個走路‘嗵嗵嗵’的呢,你別看他走得那么響,那是他故意放重腳步給自己壯膽的,其實他膽小得很,就算是石頭絆的他,他也會以為是我們絆了他,他可信我們哩,所以今天一定會急著來給我們燒紙錢的。”
小鬼還是不明白:“那怎么判斷一個人是信我們還是不信我們呢?”
大鬼說:“那就要靠你自己察言觀色了。”
小鬼長嘆一聲:“原來做鬼比做人還累啊!”
奶奶原來這么累作文
也許是我們太匆忙,也許是我們太不在意,也許是我們太理所當然,奶奶的付出我們卻從沒看到,原來奶奶每天是這么累啊 !
那一天是星期六,早上8點,我們還都沒起床,奶奶就起床做早餐了,奶奶做好早餐后看看墻上的掛鐘。呀,9點了、她馬上叫我們起床,我把早餐吃完后我發(fā)現(xiàn)奶奶還在給我們泡麥片。
上午11點,奶奶洗好碗后,又把昨天穿臟的衣服一件一件洗了一遍、那些衣服實在是太臟了,奶奶洗了一個小時呢。
中午1點,奶奶急著給我們做午飯,奶奶做了一頓豐盛的大餐。可是我這調(diào)皮的'弟弟就是不吃,奶奶喊了好長時間,一直喊到1點半弟弟才肯吃飯。
下午3點,奶奶洗好碗后,開始干家務活了,奶奶把家里每一扇窗戶都抹了一遍,然后把地板又用拖把拖了一遍。奶奶干家務活干的大汗淋漓。我不禁的對奶奶說:“我來幫您做家務活吧。”奶奶高興的說:“好。”就這樣我們很快的把家務活做完了。
晚上6點我們吃完飯后,奶奶就叫我們快點洗,洗完了快點睡。我們正準備睡覺的時候奶奶還在洗碗。原來奶奶這么累。
我想我應該懂事了,奶奶都那么累了,還讓她這么操心我,以后我要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做人的哲理故事
導語: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做不同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會去關注一些細節(jié),比如說的話,隨手扔的垃圾,都是你在別人眼中的一個個印象,最終匯總成你的個人名片:靠譜、踏實或者沒責任、不誠懇等等。不要總為自己去找借口,說自己不知道,沒注意之類的話,沒有人應該為你的過失、思考不周到和不負責承擔結果,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成熟的,可能你自己會覺得占了便宜,但是你已經(jīng)給自己釘上了一種不好標簽,且會伴隨你的一生。
【第1句】:
朋友小M給我講過他的一個經(jīng)歷:三年前他剛工作,家里急需用錢。他找當時的部門領導,領導只是簡單問了幾句,直接從個人賬戶轉(zhuǎn)給小M十萬。一年之后,小M把之前借的錢還了。
還錢的時候,領導問他:“知道為什么愿意把錢借給你嗎?”
要知道那時候的小M,剛?cè)肼毴齻€月,是基層職員。領導說:“我有個女兒,她貼在臥室墻上的照片里有你。”
原來領導的女兒在大學期間,也去特殊教育幼兒園做過幾次義工。當時讀書的小M是那個義工小分隊的領隊。小M每周組織活動,其他隊員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不定期參加活動,小M每周都去。領導的女兒去過五次,五張義工合影的照片上,都有小M。
領導說小M剛?cè)肼氁恢苤笏桶l(fā)現(xiàn)了,也跟在國外讀書的女兒確認過,當時的領隊就是小M。領導認為這個年輕人做了兩年義工,更沒有向任何人“炫耀”,踏實又善良,人品和前途都不會差。
【第2句】:
聽小M說完,我想起一件事。大學期間我在西安博物院做義務講解員的時候,接待了幾個從北京過來的`游客。
當時我只負責講解兩個展廳,帶一批游客一般需要三十到四十分鐘。那天帶他們出來,兩個小時都過去了。他們的問題很多,在每一件展品前面都要停留。
展廳出來之后,引導他們在休息區(qū)休息,我也坐下來聊了幾句。他們一直夸我講的細致又有耐心,雖然是義務講解,比專業(yè)講解員還盡職。
知道我學的建筑設計之后,其中一位先生給了我一張名片:“畢業(yè)之后如果來北京,到公司找我。”某建筑設計公司的設計總監(jiān)。
那時我大三,還沒有想過畢業(yè)之后的事情。后來搬宿舍,那張名片也丟了,當然我也沒有去北京。當時確實是在無意之間,為自己爭取了一個機會。
【第3句】:
同學面試一家地產(chǎn)公司,和HR相談甚歡。雖然說著讓朋友回去等通知,已經(jīng)明確暗示他被錄用了。
臨走時,HR說:“有時候跟一個人喝一杯茶,就知道是不是想要找的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是你的名片。”
這位HR說得一點都不夸張,一個人是誰,并不是他的簡歷和名片上寫了什么,而是他的所作所為。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也許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品行和修養(yǎng),但是在旁觀者眼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代表你這個人。
還記得之前廣為流傳的《寒門再難出貴子》中,一個實習的男孩因為把兩盒會議用煙裝進了自己的口袋被領導看見, 領導否定了這個人。
之前單位一個很注重細節(jié)的教授級高工,他在學校面試研究生時,有一個學生穿著太邋遢,直接對他說:“既然你不重視這次面試,我們也不需要重視。不用面試了,你出去吧。”
這兩件事僅因為細節(jié)否定一個人的行為,也許有不恰當之處。但是做的更不恰當?shù)模悄莾蓚€男孩。這樣與機會失之交臂,是領導太苛刻,也是他們用行為,親手給自己的名片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否”。
【第4句】:
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觀察來判斷一個人。
不知道別人怎么想,反正我覺得:
一個穿著整潔,認真熱情的快遞員,做什么工作都不會太差;
一個能把最簡單的工作耐心做好的實習生,交給他的事情我就可以多一份安心;
一個對待陌生人都客氣禮貌的女孩,性格一定不會差到哪兒。
同樣道理,我不相信:
一個在地鐵上因為一句話就大吵大鬧的兩個女孩,有隨時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一個滿臉愁云的人,內(nèi)心對生活有滿滿的熱情和期待;
一個在小事上謊話連篇的人,跟客戶談合作時能以誠相待。
總之,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好的壞的,都是你的名片。
不要低估周圍人的判斷力,認真的對待生活,和自己正在做的事。也許你以為沒人看到的時候,有人已經(jīng)給你貼上了標簽。或許這些標簽很快隨風而去,或許,這些標簽會一直跟著你,決定你的去留。
有人說所謂教養(yǎng)就是細節(jié),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笑容,都是你的教養(yǎng)。有人說打敗愛情的是細節(jié),你的每一次猜疑,每一次歇斯底里,都是在親手埋葬你們的感情。
細節(jié)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否定一個人。不要驚訝一個人對你的肯定和信任,都是你自己用認真和努力爭取來的。更不要埋怨別人用一件事否定你,只怪你給了別人否定你的機會。
傳統(tǒng)文化中,君子講究“慎獨慎行”。做最好的自己,即使沒有人看到的時候。你對生活認真,生活一定比任何人都知道的清楚,也一定會饋贈你想要的一切。
所以,出門帶上笑臉,說不定誰會愛上你的笑容。就算下樓倒垃圾,也不要讓自己邋里邋遢。
哲理故事:原來那么淺
導語:一切,都是你自己揭發(fā)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則相關的哲理故事,歡迎查閱,謝謝。
哲理故事:原來那么淺
一頭小水羚浸在水中,悠閑自在。岸邊,一頭母獅在窺伺。母獅沒貿(mào)然行動,它不知水的深淺。不久,小水羚滿足地站起來了,水幾乎沒沒過它的腰。此舉讓岸邊敵人洞悉:哦,原來那么淺。母獅蓄銳出擊,馬上中的。母獅進餐,是在水中小浮島上進行。
岸上來了群獅子,垂涎欲滴。不過不敢輕舉妄動:不知水的深淺,不敢過去搶食。母獅得意地大快朵頤。一不小心,獵物掉進水里,它下水叼起,一站起來,群獅洞悉:哦,原來那么淺。一擁而上,搶而食之。人人都不想倒下去,只希望站起來。但無意中,一個張揚跋扈的姿態(tài),便讓所有旁觀者知道你底牌在哪兒——哦,那么淺。
一切,都是你自己揭發(f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