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言言”的詩句
為您整理了46句帶“言言”的詩句,其中“言言”開頭的詩句23句,“言言”結(jié)尾的詩句4句,“言言”在中間的詩句19句,供您參考。
“言言”開頭的詩句【第1句】:言言未索西山氣,噩噩新?lián)ぷ笫衔摹!鲎詣⒆恿殹秴枪纷鞴Φ略河洺赏影踩肷綍ぁ?/p>
【第2句】:應(yīng)對須恭謹(jǐn),言言罔不祗。——出自陳淳《訓(xùn)兒童兒首·應(yīng)對》
【第3句】:言言七篇在,炳如日星垂。——出自陳文蔚《寄題吳子似所居二首·經(jīng)德堂》
【第4句】:念念民租少,言言郡計虛。——出自陳著《剡縣次韻張兼夜月聯(lián)句》
【第5句】:玄玄五千言,言言推其端。——出自衛(wèi)宗武《謝朱南塘借已田為易陸宅山建玉宸道宇》
【第6句】:言言開國體,蹇蹇匪渠躬。——出自李庭芝《挽胡季昭》
【第7句】:送我長沙序,言言足書紳。——出自五邁《寄浙漕王子文野以思君令人老五字為韻得詩五首》
【第8句】:九隕元身不隕名,言言千載氣如生。——出自范成大《雷萬春墓》
【第9句】:不著人間一點非,言言講切到深微。——出自錢時《歸來有懷諸親友》
【第10句】:言言本周孔,草草笑隋唐。——出自劉宰《挽棄水心侍郎三首》
【第11句】:言言而疑疑,世態(tài)犬吠聲。——出自趙癰《紀(jì)游》
【第12句】:處處苦戰(zhàn)斗,言言悲亂離。——出自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第13句】:言言箴儆堪垂世,歷歷行藏自譜年。——出自劉克莊《題唐察院詩卷二首》
【第14句】:步步寒華結(jié),言言徹底冰。——出自釋延壽《句》
【第15句】:言言英烈在,昭昭星斗垂。——出自高登《陳少陽贈官》
【第16句】:言言關(guān)世運,字字窮物理。——出自董嗣杲《裝伯弜周先生手澤》
【第17句】:直筆誅縣官,言言虹貫日。——出自五邁《簡同年刁時中俊卿》
【第18句】:言言劘上聽,歷歷思前籌。——出自岳珂《山中書懷》
【第19句】:寄我一詩辭縝密,言言皆自書中出。——出自釋文珦《惠蓮峰詩以為謝》
【第20句】:直諫逆批鱗,言言皆獻(xiàn)替。——出自崔與之《柴秘書分符章貢同舍餞別用蔡君謨世閑萬事皆塵土留取功名久遠(yuǎn)看之》
【第21句】:言言意脈脈,字字聲鏗鏗。——出自陳著《題僧維楠詩卷》
【第22句】:冰雪有妙理,言言苦難聽。——出自王柏《西倅廳冰雪樓次韻》
【第23句】:言言依忠孝,君平意未失。——出自南宋·文天祥《贈蕭巽齋》
“言言”結(jié)尾的詩句【第1句】:豐堂廣殿何言言,階腳插入斗牛間。——出自曾鞏《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
【第2句】:九關(guān)守虎豹,崇墉方言言。——出自方回《次韻汪以南閑居漫吟十首》
【第3句】:對景直須忘適適,隨機聊耳不言言。——出自韓維《積雨成雪呈子華》
【第4句】:純誠殫毣毣,英烈仰言言。——出自喻良能《被郡檄禱雨丹井山徐真君祠登山拜畢即獲雱霈追用韓文公郴州祈雨韻》
“言言”在中間的詩句【第1句】:當(dāng)默任言言是垢,當(dāng)言任默默為塵。——出自陳嶠《題公署》
【第2句】:縣涂為政子所諳,不敢贈言言日鄙。——出自梅堯臣《蕭著作宰豐城》
【第3句】:風(fēng)烈言言滕子京,豈於荒怪未全明。——出自胡寅《岳陽樓雜詠十二絕》
【第4句】:魯公言言秋霜烈,作文佞仙要仙訣。——出自項安世《次韻張安撫李侍郎同賦茯苓酥》
【第5句】:山中之樂何由說,知者不言言者拙。——出自曹勛《山中謠》
【第6句】:先生而言言易入,及其事至恐不逮。——出自度正《送李君亮安撫赴闕》
【第7句】:有言言不盡,無說說非難。——出自元·王哲《臨江仙》
【第8句】:徒有言言舊,慚無默默新。——出自唐·孟郊《自惜》
【第9句】:提耳言言帝旨令,夢回題詩香枕屏。——出自許月卿《除月二十三日夜夢》
【第10句】:爾雅言言熟,傳燈字字詮。——出自明·徐威《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
【第11句】:歲旱氏饑神乏祀,故老言言徵讖緯。——出自劉宰《再韻謝和章》
【第12句】:當(dāng)默用言言是垢,當(dāng)言任默默為塵。——出自邵雍《言默吟》
【第13句】:自笑壯心窮未已,欲言言大怕人憎。——出自王之道《酬張進(jìn)彥見寄》
【第14句】:凈飯國土生太子,字字言言說脫空。——出自釋印肅《頌古九十八首》
【第15句】:萬古言言有余烈,從今詞翰豈虛名。——出自袁說友《題汪伯時家藏顏魯公書裴將軍帖》
【第16句】:幽意欲言言不得,因君聊復(fù)動詩情。——出自范浚《次韻弟茂通晚晴》
【第17句】:欲言言向誰,雞鳴正風(fēng)雨。——出自陳著《戴帥初九日無憀以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為韻七首袖而示余因次其韻》
【第18句】:皋謨勉勉歌元首,說誨言言沃朕心。——出自鄭清之《謝徐德夫右司和御制賜詩》
【第19句】:欲畫畫不得,托言言更窮。——出自蒲壽宬《題海云樓下一碧萬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