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筆的近義詞
[mark_b]
振筆的相關詞: 振宇、振振、振蕩、振藻、振撼、振翅、振拔、振邦、振聲、振興
[/mark_b]
振筆的意思:揮筆。
振筆的拼音:[ zhèn bǐ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振翅:鼓翼撲打,尤指撲打翅膀。
【第2句】:振奮:振奮,是指振作精神,奮發努力。語出晉郭璞《圖贊·中山經》:“有獸虎爪,厥號曰獜。好自跳撲,鼓甲振奮。”
【第3句】:振撼:同震撼。
【第4句】:振藻:振藻zhènzǎo謂顯揚文采。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昔仲宣獨步于漢南,孔璋鷹揚于河朔,偉長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晉書·皇甫謐傳》:“方今同命并臻,饑不待餐,振藻皇途,咸秩天官。”唐權德輿《酬穆七侍郎早登使院西樓感懷》詩:“夫君才氣雄,振藻何翩翩。”
【第5句】:振古:振古是一個詞語,意思是遠古;往昔。
【第6句】:振動:指機械振動。物體沿直線或曲線并經過其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復運動。如鐘擺、弦線、音叉等的運動。
【第7句】:振顫:振顫,拼音zhènchàn,意思是快速振動、擺動、顫動或搏動的。
【第8句】:振興:大力發展,使興盛起來:~工業。~中華。
【第9句】:振振:振振,指眾多貌;盛貌。語出《詩·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第10句】:振怒:【拼音】zhènnù【注音】ㄓㄣˋㄋㄨˋ【條目】振怒【引證解釋】震怒。《北史·李彪傳》:“時有人訴枉者,二公及臣少欲聽采。語理未盡,彪便振怒。”
【第11句】:振蕩:【第1句】:振動。
【第12句】:振臂:振臂是漢語詞匯,拼音zhènbì,指。
【第13句】:振風:振風,拼音是zhènfēng,是一個漢語詞匯,釋義為疾風。
【第14句】:振拔:振拔zhènbá(1).振奮自拔。漢·班固《答賓戲》:“卒不能攎首尾,奮翼鱗,振拔洿涂,跨騰風云。”《南史·劉敬宣孫處等傳論》:“或階緣恩舊,一其心力,或攀附風云,奮其鱗羽,咸能振拔塵滓,自致封侯。”明·宋濂《序》:“在他人為之,氣索神沮,不自振拔,而無以應來學之求,師乃圓滿充足,覃及于諸方矣。”茅盾《虹》四:“她已經有兩次陷在熱情的泥淖里……并且不知道怎地又失卻了振拔的勇氣。”
【第15句】:振豪:振豪,讀音zhènháo,漢語詞語,指:【第1句】:豎起的細毛;【第2句】:揮毫。
振筆造句:
【第1句】:任湘湘立即攤開羊皮紙,振筆疾書,寫了洋洋灑灑一大篇。
【第2句】:柳少白心中輕蔑,也不言破,迅速磨出一方濃墨,振筆疾書。
【第3句】:屈戎玉原本振筆疾書,寫得極是專心,君棄劍起身下床、到了她身后,也是。
【第4句】:一個小時后,橫須賀市公所記者俱樂部內,吉野坐在專用桌前振筆疾書。
【第5句】:嘉敏振筆疾書,一邊說:“看來是阮郎歸的調子,你一向很少填阮郎歸的。http://www.semjishu.com/
【第6句】:只見他振筆疾書,如兔起鶻落,不一會兒,就寫完了。
【第7句】:穿過種種虛妄,再回到案前俯首振筆,心里平靜如同天地無言而四季依序進行、星月自然交輝。仍然沿著紅塵的溪岸行走,白鷺鷥在我的時間湖泊戲水,我觀賞秋天山林,那份高曠的寂靜。簡媜
【第8句】:跨新世紀焉容怠,振筆為民揚鐵鞭。
【第9句】:梅花朵朵笑春風,爆竹聲聲催快馬。昂首揚鬃騰浩氣,奮蹄踏雪展春風。伏櫪猶存千里志,添翼更上九重天。豪情振筆歌新歲,駿馬加鞭奔坦途。愿友馬年健康快樂。
【第10句】:豪情振筆歌新歲,駿馬加鞭奔坦途。新春伊始我心歡,送君祝福情意連。高奏凱歌奔事業,鴻運當頭福星賀。兩心繾綣浴愛河,一生無憂笑呵呵。馬年快樂。
【第11句】:其書法藝術,不為時風所囿,不為賽事所動,始終咬定經典,立根傳統,海納百川,神游八極,遂行止有度,心手相應,振筆直書,漸入“天人合一”之境也。
振筆的詩句:
【第1句】:振筆追楚些《寄敦夫弟》
【第2句】:清文振筆妙《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鮮》
【第3句】:振筆云雷澤益滋《寄內翰王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