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鸻的近義詞
[mark_b]
燕鸻的相關詞: 燕歌、燕酌、燕亭、燕麥、燕飛、燕王、燕幕、燕兒、燕玲、燕侶
[/mark_b]
燕鸻的意思:也叫土燕子。鳥類。體長約22厘米。頭頂和上體褐灰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深叉狀如燕。主食昆蟲,是蝗蟲的天敵。在中國分布很廣。鸻(héng)。
燕鸻的拼音:[ yàn hé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燕歌:戰國時,燕太子丹命荊軻入秦刺秦王,至易水上,高漸離擊筑,荊軻慷慨作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見《戰國策.燕策三》。后以"燕歌"泛指悲壯的燕地歌謠。
【第2句】:燕舞:【第1句】:燕子飛舞。
【第3句】:燕窩:也叫燕菜、燕根。金絲燕在海邊巖石間筑的巢。是金絲燕口銜海藻或其他柔軟植物纖維后混合著唾液吐出來的膠狀物。含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營養價值較高,是一種珍貴食品,并可供藥用。
【第4句】:燕亭:yàntíngㄧㄢˋㄊㄧㄥˊ燕亭休息用的亭子。唐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南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
【第5句】:燕國: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時期的周王族諸侯國之一,始祖是周王族宗室召公,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為燕召公。前7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并薊國后,建都薊(今北京市)。燕國國祚八百二十二年,在諸侯列國中始終處于中下游地位。前228年,秦滅趙,陳兵易水,燕太子丹暗派荊軻刺秦,最終失敗,荊軻被殺,秦王嬴政大怒,即命王翦發兵攻燕,前226年,燕王喜率公室衛軍逃遼東。前222年,秦王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第6句】:燕京:北京的舊稱。是燕國都城所在地,故名。
【第7句】:燕玲:人物簡介燕玲,中共黨員,山西省浮山縣人。人生經歷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山西省委黨校培訓專科四班學習。入學前任浮山縣響水河鎮黨委書記;畢業后任浮山縣東腰鄉黨委書記、浮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現任浮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第8句】:燕啄:見“燕啄皇孫”。
【第9句】:燕侶:成雙棲息的燕子,比喻恩愛的夫妻。
【第10句】:燕兒:燕兒,著名演員,新版《紅樓夢》碧痕扮演者。
【第11句】:燕酌:宴飲。
【第12句】:燕趙:多指今河北省。
【第13句】:燕爾:同“宴爾”。
【第14句】:燕麥:草本植物,葉子細長而尖,花綠色,小穗有細長的芒。子實可以吃。
【第15句】:燕幕:見“燕巢於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