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的近義詞
[mark_b]
言教的相關詞: 言說、言傳、言出、言辭、言聲、言責、言詮、言旋、言語、言簡
[/mark_b]
言教的意思:言教,漢語詞匯,指上對下的告諭,出自《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言教的拼音:[ yán jiào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言面:[引證解釋]【第1句】:晤談,見面交談。晉王羲之《十七帖》二:“無緣言面為嘆。”南朝宋顏延之《吊張茂度書》:“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南齊書·張敬兒傳》:“自爾已來,與足下言面殆絕。”【第2句】:猶辭色。唐韓愈《送殷員外序》:“今子使萬里外國,獨無幾微生於言面,豈不真知輕重大丈夫哉!”
【第2句】:言詮:【第1句】:謂以言語解說。
【第3句】:言辭:說話所用的詞句:~尖刻。~懇切。也作言詞。
【第4句】:言旋:《冶金考古》是200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京華。
【第5句】:言責:言責的拼音是yánzé,意思是指君主時代臣下對君主進諫的責任。也可譯為指對自己的言論所負的責任
【第6句】:言語:言語是指人們對語言的運用,它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人的說和寫的過程,是人的一種行為,叫言語活動,也叫言語行為;二是指人說出來的話,寫出來的東西,也叫言語作品。
【第7句】:言樞:言語的樞機。
【第8句】:言路:【第1句】:[channelsthroughwhichcriticismsandsuggestionsmaybecommunicated]∶向政府提出批評或建議的途徑【第2句】:[opportunitiesforairingviews]∶發表意見的機會廣開言路
【第9句】:言傳:言傳,漢語詞匯。拼音:yánchuán釋義:【第1句】:用言語表達或傳授。【第2句】:說話。【第3句】:方言。捎話。
【第10句】:言說:(1).談論;說話。《北史·裴叔業傳》:“聽其言說,不覺忘疲。”唐柳宗元《送徐從事北游序》:“讀《詩》、《禮》、《春秋》,莫能言說,其容貌充充然,而聲名不聞傳於世,豈天下廣大多儒而使然歟?”郭沫若《文藝論集·藝術家與革命家》:“言說便是行為的一種。”
【第11句】:言情:屬性詞。描寫男女愛情的(作品):~小說。
【第12句】:言者:言者(yánzhě),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指諫官。
【第13句】:言聲:言聲,讀音yánshē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言和性轉。
【第14句】:言智:言智,讀音為yánzhì,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言語的才智。
【第15句】:言教:言教,漢語詞匯,指上對下的告諭,出自《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言教造句:
【第1句】: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所作所為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
【第2句】:三是繼續加強人文交流,大力支持語言教學、人才交流和文化活動。
【第3句】:在以交際法為主導的語言教學的今天,交際性語言測試應運而生。
【第4句】:并強調指出語言教學是一個復雜并富于變化的領域,教學方法也要因情況而定。
【第5句】:在理論層面上,從語言心理學、認知學和語言教學三個角度出發,系統介紹了整合的理論基礎。
【第6句】:歌德學院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世界范圍內積極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學院。我們的工作是促進國外的德語語言教學并從事國際文化合作。
【第7句】:身教重于言教,領導要求群眾做到什么,首先自己要身體力行。
【第8句】:趙元任不僅是紀有重大影響的語言學家和語言教育學家,而且還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
【第9句】: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由于測試形式的反撥作用,交際語言教學始終處于次要地位。
【第10句】:根據語言教學和測試的相互關系,語言測試包括五方面的基本類型:水平測試、能力傾向測試、技巧測試、判斷測試、綜合性測試。
【第11句】:對中國現今英語語言教學情況的一個周全考量和合理的估計。
【第12句】:人是能用語言教鞭訓練的動物。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將他人的話聽成金玉良言的耳朵。
【第13句】:重言教、重身教、嚴以律己,學知識、學品德、寬以待人。
【第14句】:其次提出了六種詩歌語言教學的美育策略,即咬文嚼字式的體悟,朗讀吟誦式的體悟,聯想想象式的體悟,名句突破式的體悟,激蕩創造式的體悟,樂畫輔助式的體悟。
【第15句】: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言教的詩句:
【第1句】:雖蒙一言教《酬閻員外陟》
【第2句】:道本無言教已孚《春詞》
【第3句】:教言教令《驀山溪 贈文登縣駱守清》
【第4句】:先言教為本《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應制以題坐右》
【第5句】:佛開口處為言教《偈頌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