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的近義詞
[mark_b]
聽過的相關詞: 聽課、聽教、聽罷、聽吧、聽清、聽著、聽來、聽話、聽息、聽子
[/mark_b]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聽喝:聽從別人安排,受別人使喚:我們只管~干活兒,別的事一概不問。你說怎么干就怎么干,聽你喝。
【第2句】:聽差:聽差,是漢語詞匯,解釋為聽從差遣。
【第3句】:聽能:聽從能者的意見。
【第4句】:聽子:聽子,〈方〉指裝食品、飲料、香煙等的筒子或罐子。
【第5句】:聽息:在平靜的心態下用炁去聽自己的呼吸,所以又稱聽炁。
【第6句】:聽著:陳冠希的歌,所屬專輯:《pleasestealthisalbum》裁奪奪柘城廳震
【第7句】:聽寫:語文教學方法之一,由教師發音或朗讀,學生筆錄,用來訓練學生聽和寫的能力。
【第8句】:聽訟:聽訟,指指聽理訴訟;審案。
【第9句】:聽聽:【第1句】:齗齗。斤斤計較,爭辯不休。
【第10句】:聽話:聽話指的是用耳朵聽別人說話以及服從某人的言語,需要養成良好的聽別人講話的態度和習慣。
【第11句】:聽課:聽教師講課:~時思想要集中。我聽過他的課,講得很好。
【第12句】:聽教:《三國演義》第四六回:“肅曰:'連日措辦軍務,有失聽教。’”《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復跪請曰:'先生是何言也!寡人慕先生大才,故屏去左右,專意聽教。事凡可言者,上及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盡言無隱。’”
【第13句】:聽來:構成或傳達某種印象,聽話人感到有某種含意。
【第14句】:聽吧:聽,ting,從耳從壬(ting,廷聲)從悳(de)。〈動〉(1)形聲。本字從耳從悳,,壬(tìng)聲。從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簡化為“聽”。“聽”本義“笑貌”。從口,斤聲。本義:用耳朵感受聲音。(2)同本義[listen;hear]聽,聆也。——《說文》聽,形聲。本字從旟,?(tǐng)聲。從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簡化為“聽”。“聽”本義“笑貌”。從口,斤聲。本義:用耳朵感受聲音。耳內的兩個感覺性毛細胞的小區。例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聽過造句:
【第1句】:馬,它的勤懇是出了名的。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一首歌吧:“白龍馬,脖鈴兒急,馱著唐三藏小跑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這首歌一開頭就歌頌了默默無聞的馬,可見馬在人心中的地位高著呢!
【第2句】:你聽過傳奇故事嗎?
【第3句】:我聽過一句話:“如果你已經不能再擁有,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但我現在知道:如果你已經不能再擁有,最好的結局就是忘記。
【第4句】:那些發過的誓,那些聽過的歌,那些愛過的人,在時光的宇宙里,都微不足道;直到后來,才深刻的明白,其實記得便是最好的遺忘。
【第5句】:你有聽過一句話嗎?死豬不怕燙,我就是那個死豬,我完全不怕燙的。有時候回頭一看,好精彩喲!
【第6句】:我曾經聽過一句話:這世上最幸福的事,是兩個人彼此相愛;而第二幸福的事,就是自己最愛的人,能夠得到幸福。最大的幸福我大約沒有辦法得到了,那么,你幫我完成第二幸福的事好不好?
【第7句】:融會貫通者:聽過的會忘記,看過的會記得,做過的才能真正掌握。
【第8句】:聽過不如看過,看過不如做過,做過不如錯過。民諺
【第9句】:我這輩子都沒有聽過如此娓娓動聽的歌聲了。
【第10句】:主耶穌,聽過禰的好消息后,我們往往很快便依然故我。
【第11句】:我們聽過了很多大道理,但都過不好這一生。
【第12句】:向前邁進,機會總是在這路上出現,尤其是在你毫無警覺之間。我從未聽過有人坐等機會的來臨。
【第13句】:看過玫瑰的妖嬈,聽過情歌的繚繞,品過咖啡的味道,嘗過單身的煎熬,讀過短信的曼妙:有無情人沒啥大不了,快樂又逍遙!
【第14句】:如果沒有如果,時間是否會為我們停留?曾經看過的夕陽,聽過的潮落,都被時間掩埋,幻成泡沫。
【第15句】:中國人沒記性,因為沒記性,所以昨天聽過的話,今天忘記了,明天再聽到,還是覺得很新鮮。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壞了的事,今天忘記了,明天做起來,也還不是“仍舊貫”的老調子。
聽過的詩句:
【第1句】:就館初寒聽過鴻《和張太中館于西湖》
【第2句】:行人聽過溪《安住寺松聲》
【第3句】:飛星時聽過毬門《綠綺七詠》
【第4句】:聽過處《雨中花令·已是花魁柳冠》
【第5句】:曉起門前聽過馬《和鐵厓竹枝詞》
【第6句】:更聽過《探春慢·列屋烘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