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束的近義詞
[mark_b]
拴束的相關詞: 拴繩、拴線、拴縛、拴在、拴牢、拴住、拴緊、拴著、拴上、拴馬
[/mark_b]
拴束的意思:收拾;捆縛。《三國演義》第七回:“呂公領了計策,拴束軍馬。黃昏時分,密開東門,引兵出城。”《水滸傳》第二二回:“當晚弟兄兩個,拴束包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拴束行李,前去投軍。”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藝的使命》:“但假如要把它種植在花盆里面,更加以種種的拴束剪削,使它成為一定的型。”
拴束的拼音:[ shuān shù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束縛:束縛,指被拘囚。出自《國語·齊語》:“莊公將殺管仲。齊使者請曰:'寡君欲以親為戮……’於是莊公使束縛以予齊使,齊使受之而退。”《史記·李斯列傳》:“李斯拘執束縛,居囹圄中。”宋陸游《書感》詩:“幸得還故園,快若解束縛。”章炳麟《訄書·定版籍》:“農夫占田寡,而為傭耕。其收租稅,畝錢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縛詣吏。”
【第2句】:拴繩:拴繩(Lead),亦即韁繩(Leash),為一種用來牽引或拴住被動型生物和效用型生物的物品。
【第3句】:拴束:收拾;捆縛。《三國演義》第七回:“呂公領了計策,拴束軍馬。黃昏時分,密開東門,引兵出城。”《水滸傳》第二二回:“當晚弟兄兩個,拴束包裹。”《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拴束行李,前去投軍。”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藝的使命》:“但假如要把它種植在花盆里面,更加以種種的拴束剪削,使它成為一定的型。”
【第4句】:束修:“束脩”;——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學費即是“束修數條”,束修就是咸豬肉,后來基本上就是拜師費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學費。
【第5句】:拴縛:拴縛,漢語詞匯。注音:shuānfù。注音:捆扎;捆縛。
【第6句】:束發:系結頭發。清朝以前漢族男孩15歲時束發為髻,成童;20歲時行冠禮,成年。因此用束發指代成童的年齡,即15至20歲。也指束發的頭飾。
【第7句】:拴馬:用繩子把馬系住。
【第8句】:拴線:傣 族在祝賀結婚或新生嬰兒時舉行的一種儀式。通常是由年長的人將一根紅線拴在被祝賀的人手上,表示吉祥。巖迭 等《召樹屯·拴線禮》:“召樹屯 把 喃婼娜 帶回家里,頭人和百姓都在商量,趕快給他們'拴線’。”
【第9句】:拴住:用繩子系住,引申為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