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鐸”的成語(5個)
本文整理了鐸以聲自悔、懸鞀設(shè)鐸等含“鐸”的成語5個,其中“鐸”開頭的成語1個,“鐸”結(jié)尾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鐸”開頭的成語【第1句】:鐸以聲自悔[duó yǐ shēng zì huǐ]
【解釋】鐸:大鈴。比喻因自己的才能或特長而招來禍患。
【出處】《淮南子·繆稱訓(xùn)》:“鐸以聲自毀,膏燭以明自鑠。”
“鐸”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懸鞀設(shè)鐸[xuán táo shè duó]
【解釋】懸:吊掛;鞀:鼗鼓,撥浪鼓;鐸:大鈴。吊起鼗鼓,設(shè)置鈴鐸。指聽取臣民的意見
【出處】清·陳熾《議院》:“泰西議院之法,本古人懸鞀設(shè)鐸,閭師黨正之遺意。”
【第2句】:毀鐘為鐸[huǐ zhōng wéi duó]
【解釋】將鐘改鑄為鈴。毀大物為小物,比喻隨心所欲的愚蠢行為。
【出處】《淮南子·說林訓(xùn)》:“心所說,毀舟為杕;心所欲,毀鐘為鐸。”
【第3句】:懸鼗建鐸[xuán táo jiàn duó]
【解釋】鼗,俗稱“撥浪鼓”。指聽取臣民意見。
【出處】語出《淮南子·泛論訓(xùn)》:“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置鼗,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鼗。”
【第4句】:懸鞀建鐸[xuán táo jiàn duó]
【解釋】指聽取臣民意見。
【出處】語出《淮南子·氾論訓(xùn)》:“禹之時,以五音聽治,懸鐘鼓磬鐸,置鞀,以待四方之士。為號曰:教寡人以道者擊鼓,諭寡人以義者擊鐘,告寡人以事者振鐸,語寡人以憂者擊磬,有獄訟者搖鞀。”
【示例】清·馮桂芬《校岎廬抗議》自序:“民隱不上達(dá),而始知圣人懸鞀建鐸,庶人傳語之法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