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委”的成語(41個(gè))
本文整理了委隨不斷、窮源竟委、策名委質(zhì)等含“委”的成語41個(gè),其中“委”開頭的成語20個(gè),“委”結(jié)尾的成語7個(gè),“委”在中間的成語14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委”開頭的成語【第1句】:委隨不斷[wěi suí bù duàn]
【解釋】委隨:柔弱。軟弱無力,不善于決斷。
【出處】《魏書·王憲傳》:“嶷性儒緩,委隨不斷,終日在坐,昏睡而已。”
【第2句】:委國聽令[wěi guó tīng lìng]
【解釋】把國家政權(quán)交給別人,一切聽從別人的命令。
【出處】《史記·秦本紀(jì)》:“韓王入朝,魏委國聽令。”
【示例】魏王懼,遣使謝罪,亦使太子增為質(zhì)于秦,委國聽令,自此六國,俱賓服于秦。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
【第3句】:委肉當(dāng)餓虎之蹊[wěi ròu dāng è hǔ zhī xī]
【解釋】委:拋棄;蹊:小路。把肉丟在餓虎經(jīng)過的路上。比喻處境危險(xiǎn),災(zāi)禍即將到來。
【出處】《史記·刺客列傳》:“是謂委肉當(dāng)餓虎之蹊也,禍必不振矣。”
【第4句】:委曲周全[wěi qǔ zhōu quán]
【解釋】指使自己受委曲,以求得保全。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我只要委曲周全你家主一樁大事,并無欺心。”
【示例】吾聞君父有過,為臣子者,必委曲周全諫諍之,終引其君父於當(dāng)?shù)馈?——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回
【第5句】:委重投艱[wěi zhòng tóu jiān]
【解釋】委:委托、托付。指委以重任,授予艱難使命。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表答用先世語》:“則今茲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艱而已,又何辭乎?”
【第6句】:委肉虎蹊[wěi ròu hǔ xī]
【解釋】委:拋棄;蹊:小路。把肉丟在餓虎經(jīng)過的路上。比喻處境危險(xiǎn),災(zāi)禍即將到來。
【出處】《戰(zhàn)國策·燕策三》:“是以委肉當(dāng)餓虎之蹊,禍必不振矣。”
【第7句】:委曲從順[wěi qǔ cóng shùn]
【解釋】指曲意遷就,隨從世俗。
【出處】《漢書·谷永傳》:“意豈將軍忘湛漸之義,委曲從順,所執(zhí)不強(qiáng),不廣用士,尚有好惡之忌,蕩蕩之德未純,方與將相大臣乖離之萌也?”
【第8句】:委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
【解釋】委靡:也作“萎靡”,頹喪。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處】《宋史·楊時(shí)傳》:“若示以怯懦之形,委靡不振,則事去矣。”
【示例】曲波《林海雪原》:“無精打采地喘了一口粗氣,然后象個(gè)病人一樣委靡不振地站在那里。”
【第9句】:委曲成全[wěi qǔ chéng quán]
【解釋】指使自己受委屈,來成全別人。亦作“委曲周全”。
【出處】明·李贄《續(xù)焚書·答駱副使》:“夫自用則不能容物,無用又不能理物,其得爾三載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澤也。”
【第10句】:委委佗佗[wēi wēi tuó tuó]
【解釋】雍容自得的樣子。
【出處】《詩·墉風(fēng)·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毛傳:“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跡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傳:“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銘》:“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
【示例】委委佗佗,開顏舒眉。 ——清·錢謙益《御史族兄汝瞻畫像贊》
【第11句】:委曲求全[wěi qǔ qiú quán]
【解釋】委曲:曲意遷就。勉強(qiáng)遷就,以求保全。也指為了顧全大局而讓步。
【出處】《漢書·嚴(yán)彭祖?zhèn)鳌罚骸昂慰晌鷱乃祝埱蟾毁F乎!”
【示例】委曲求全的茍活決不是真正的生。 ——郭沫若《戰(zhàn)聲》詩
【第12句】:委罪于人[wěi zuì yú rén]
【解釋】委:推委。把罪責(zé)推卸給別人。
【出處】《晉書·王裒傳》:“帝怒曰:'司馬欲委罪于孤耶?’遂引出斬之。”
【第13句】:委決不下[wěi jué bù xià]
【解釋】一再猶豫,不能決定下來。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2卷:“心中委決不下。其妻長舌夫人王氏適至,問道:'相公有何事遲疑?’”
【示例】時(shí)至今日,他還委決不下。
【第14句】:委棄泥涂[wěi qì ní tú]
【解釋】委棄:拋棄;泥涂:泥濘的道路。被拋棄在泥濘的道路上。形容人不受重視,被棄置不用。
【出處】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比者不將,委棄泥涂,老死草野。”
【第15句】:委委曲曲[wěi wěi qū qū]
【解釋】指曲調(diào)、道路、河流等曲折或人處事屈身折節(jié)。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7回:“海北一帶,委委曲曲鑿了一道長渠,引接外邊為活水。”
【第16句】:委誠求當(dāng)[wěi chéng qiú dāng]
【解釋】指推誠相待,虛心求教。
【出處】《后漢書·王堂傳》:“自是委誠求當(dāng),不復(fù)妄言辭教,郡內(nèi)稱治。”
【第17句】:委曲詳盡[wěi qǔ xiáng jìn]
【解釋】指對事情的開始經(jīng)過和結(jié)尾了解得十分詳細(xì)而周密。
【出處】宋·楊時(shí)《曾昭文公行述》:“母子之間,委曲詳盡,有人所難言者,不可縷載也。”
【示例】錢子剛因說起陶、李交好情形,委曲詳盡,葛仲英亦為之感嘆。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三十六回
【第18句】:委曲從俗[wěi qǔ cóng sú]
【解釋】指曲意遷就,隨從世俗。
【出處】《漢書·儒林傳·嚴(yán)彭祖》:“凡通經(jīng)術(shù),固當(dāng)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從俗,茍求富貴乎!”
【第19句】:委過于人[wěi guò yú rén]
【解釋】形容嫁禍給別人。
【示例】自己闖下的禍端應(yīng)當(dāng)自己承擔(dān),不可委過于人,讓別人蒙受不白之冤。
【第20句】:委委屈屈[wěi wěi qū qū]
【解釋】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十分難過。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那日已是迎娶吉期,襲人本不是那一種潑辣人,委委屈屈的上轎而去,心里另想到那里再作打算。”
【示例】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芙蓉用委委屈屈的聲音說,'一見面就說:……’”
“委”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窮源竟委[qióng yuán jìng wěi]
【解釋】窮、竟:徹底推求;源:水流的源頭;委:水的下流。比喻徹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出處】《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wù)本。”
【示例】又遍歷諸河,窮源竟委,將大行疏濬。 ——《明史·徐貞明傳》
【第2句】:叩源推委[kòu yuán tuī wěi]
【解釋】指追究其根源。
【出處】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六:“徐昌穀雖不得叩源推委,而風(fēng)調(diào)高秀,十不能得五。”
【第3句】:原原委委[yuán yuán wěi wěi]
【解釋】原原本本。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且說這段故事出在那個(gè)地方,甚么人家,怎的起頭,怎的了結(jié)?看官不要性急,待小子原原委委說來。”
【示例】[門上大叔]見冤鬼來打聽,弗瞞天,弗瞞地,原原委委,一本直說。 ——清·張南莊《何典》第八回
【第4句】:窮原竟委[qióng yuán jìng wěi]
【解釋】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學(xué)記》:“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wù)本。”
【示例】別人亦只能略舉大凡,不能窮原竟委。 ——《負(fù)曝閑談》
【第5句】:溯端竟委[sù duān jìng wěi]
【解釋】指尋求事情從頭到尾的經(jīng)過。
【出處】梁啟超《格致學(xué)沿革考略》導(dǎo)言:“故欲語一學(xué)問之沿革,不可不上下千古,溯端竟委,觀前此萌達(dá)之跡,為將來進(jìn)步之階。”
【第6句】:波屬云委[bō zhǔ yún wěi]
【解釋】屬:連接;委:累積。波濤連綿,云層堆疊。比喻連續(xù)不斷,層見疊出。
【出處】《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自建武暨乎義熙,歷載將百,雖綴響聯(lián)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第7句】:山積波委[shān jī bō wěi]
【解釋】指堆積如山高,如波濤重迭。形容數(shù)量極多。
【出處】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三:“景率先應(yīng)詔距汴流中要,起巨樓十二間……后邀鉅貨于樓,山積波委,歲入萬計(jì)。”
【示例】上司文移之龐雜,山積波委,日勤職業(yè),猶懼不逮。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摘抄·正俗》
“委”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策名委質(zhì)[cè míng wěi zhì]
【解釋】用以指因仕宦而獻(xiàn)身于朝廷之事。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zhì),貳乃辟也。”杜預(yù)注:“名書于所臣之策。”孔穎達(dá)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書己名于策,以明系屬之也。”
【示例】遂乃彈冠筮仕,策名委質(zhì)。 ——唐·楊炯《薛振行狀》
【第2句】:拖金委紫[tuō jīn wěi zǐ]
【解釋】佩帶紫綬金印。比喻官高位顯。
【出處】沈鈞儒《挽某君殉難》詩:“十年說法傷心事,一例捐生抗戰(zhàn)時(shí)。愧殺偽京奴妾輩,拖金委紫只行尸。”
【第3句】:戢鱗委翼[jí lín wěi yì]
【解釋】比喻人退出官場,歸隱山林或蓄志待時(shí)。同“戢鱗潛翼”。
【出處】唐·韓愈《贈鄭兵曹》詩:“我材與世不相當(dāng),戢鱗委翼無復(fù)望。”
【第4句】:頹墮委靡[tuì duò wěi mǐ]
【解釋】衰頹不振作。
【出處】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泊與淡相遭,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
【示例】昏昏然,冥冥然,頹墮委靡,入而不知出焉。 ——清·戴名士《醉鄉(xiāng)記》
【第5句】:禮度委蛇[lǐ dù wēi yí]
【解釋】禮度:禮數(shù);委蛇:莊重而從容自得的樣子。比喻彬彬有禮,不卑不亢。
【出處】元·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一個(gè)個(gè)精神抖擻,一個(gè)個(gè)禮度委蛇。”
【第6句】:紆余委備[yū yú wěi bèi]
【解釋】紆余:婉轉(zhuǎn)回旋有余;委:委曲;備:詳備。婉轉(zhuǎn)回旋有余且委曲詳備。形容文章寫的非常婉轉(zhuǎn)、曲折。
【出處】宋·蘇洵《上歐陽內(nèi)翰第一書》:“執(zhí)事之文,紆余委備,往復(fù)百折,而條達(dá)疏暢,無所間斷。”
【第7句】:虛與委蛇[xū yǔ wēi yí]
【解釋】虛:假;委蛇:隨便應(yīng)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yīng)酬。
【出處】《莊子·應(yīng)帝王》:“鄉(xiāng)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示例】他也要同你虛與委蛇了。 ——聞一多《詩與批評·戲劇的歧途》
【第8句】:聽天委命[tīng tiān wěi mìng]
【解釋】聽?wèi){命運(yùn)的擺布,不作主觀努力。同“聽天任命”。
【出處】明·屠隆《彩毫記·汾陽報(bào)恩》:“我們學(xué)道之人聽天委命,不可怕死。”
【第9句】:虛為委蛇[xū wéi wēi yí]
【解釋】虛:假;委蛇:隨便應(yīng)順。指對人虛情假意,敷衍應(yīng)酬。
【出處】《莊子·應(yīng)帝王》:“鄉(xiāng)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與之虛而委蛇。”
【示例】而冀諸公相與為實(shí)踐,以矯虛為委蛇之失。 ——孫中山《和平統(tǒng)一之通電》
【第10句】:鐘離委珠[zhōng lí wěi zhū]
【解釋】委:拋棄;鐘離:東漢人鐘離意。鐘離拋棄定珠。比喻不接受來路不正的贓物。
【出處】《后漢書·鐘離意傳》記載:交阯太守張恢因犯貪污罪被懲治,皇帝將他的贓物賞賜給群臣,鐘離意卻將得到的定珠拋在地上,以表明自己不受贓。
【示例】端木辭金,鐘離委珠。(唐·李翰《蒙求》)
【第11句】:戢鱗委翅[jí lín wěi chì]
【解釋】戢:收斂。魚兒收斂鱗甲,鳥兒收起翅膀。比喻人退出官場,歸隱山林或蓄志待時(shí)。
【出處】唐·韓愈《贈鄭兵曹》詩:“我材與世不相當(dāng),戢鱗委翅無復(fù)望。”
【第12句】:斯文委地[sī wén wěi dì]
【解釋】猶斯文掃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一》:“由杜子美以來,四百余年,斯文委地,文章之士,隨世所能,杰出時(shí)輩,末有升子美之堂者,況室家之好邪!”
【第13句】:波委云集[bō wěi yún jí]
【解釋】委:堆積。如波浪之相積,云層聚集。比喻眾物聚集在一處。
【出處】唐·劉知畿《史通·雜述》:“雖復(fù)門千戶萬,波委云集,而言皆瑣碎,事必叢殘。”
【第14句】:蓽門委巷[bì mén wěi xiàng]
【解釋】蓽:同“篳”;蓽門:柴門;委巷:小巷。指貧苦人家居住的地方。
【出處】宋·葉適《廷對》:“蓽門委巷之士,其勢與力不足以自存矣,可謂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