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草”的成語大全(194個)

24114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含“草”的成語大全(194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草木黃落、兔子不吃窩邊草、積草屯糧等含“草”的成語194個,其中“草”開頭的40個,“草”結尾的58個,“草”在中間的96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草”開頭的成語

【第1句】:草木黃落[cǎo mù huáng luò]

【解釋】秋天以到,因草木的葉子呈枯黃而掉落。

【出處】《漢武·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第2句】:草滿囹圄[cǎo mǎn líng yǔ]

【解釋】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出處】《隋書·劉曠傳》:“在職七年,風教大洽,獄中無系囚,爭訟絕息,囹圄盡皆生草,庭可張羅。”

【第3句】:草莽之臣[cǎo mǎng zhī chén]

【解釋】草莽:草野,草叢。指草野間未作官的人。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若野賜之,是委君兄于草莽也。”《孟子·萬章下》:“在野曰草莽之臣。”

【第4句】:草蛇灰線[cǎo shé huī xiàn]

【解釋】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出處】《花月痕》第五回回評:“寫秋痕,采秋,則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暗……草蛇灰線,馬跡蛛絲,隱于不言,細入無間。”

【示例】該處市面,極為恐慌,亂機日深,皆由此等草蛇灰線而來。 ——黃遠庸《內外之形勢》

【第5句】:草芥人命[cǎo jiè rén mìng]

【解釋】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同“草菅人命”。

【出處】明·王世貞《觚不觚錄》:“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擁冠蓋揚揚閭里間矣。”

【第6句】: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釋】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示例】這一天大家都是驚疑不定,草木皆兵,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無動靜。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九回

【第7句】:草木同腐[cǎo mù tóng fǔ]

【解釋】象草木一樣腐爛。比喻人一生毫無建樹。

【出處】《后漢書·朱穆傳》:“彼與草木俱朽,此與金石相傾。”

【示例】高寶贊理光鏟木,與草木同腐。 ——《唐書》

【第8句】:草率了事[cǎo shuài liǎo shì]

【解釋】了:了結,結束。草率地把事情結束了。

【示例】這事不能草率了事。

【第9句】:草率收兵[cǎo shuài shōu bīng]

【解釋】比喻馬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結束了。

【出處】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應當在處理鬧事的過程中,進行細致的工作,不要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不要'草率收兵’。”

【示例】他這樣草率收兵是極不負責的。

【第10句】:草衣木食[cǎo yī mù shí]

【解釋】編草為衣,以樹木果實為食。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元·馬致遠《黃梁夢》第一折:“你這出家人,無過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處。”

【示例】這出家無過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

【第11句】:草草收兵[cǎo cǎo shōu bīng]

【解釋】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出處】歐陽山《苦斗》十七:“張發奎剛占領了那個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許多,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個赤衛隊員么?”

【示例】你不能就這樣草草收兵。

【第12句】:草偃風行[cǎo yǎn fēng xíng]

【解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第13句】: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

【解釋】草草:形容草率、馬虎;了:辦完,結束。草率地把事情結束了。

【出處】明·朱國楨《涌幢小品·實錄》:“陳文端請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務于詳備,一志多至四五十萬余言。未幾,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示例】雖說僧經道懺,吊祭供飯,絡繹不絕,終是錢銀吝嗇,誰肯踴躍,不過草草了事。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回

【第14句】:草腹菜腸[cǎo fù cài cháng]

【解釋】比喻毫無才學。亦用為謙詞。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老夫疏于學問,草腹菜腸,對著眾位長者,也吟詩一首,萬望勿哂者。”

【第15句】:草木蕭疏[cǎo mù xiāo shū]

【解釋】蕭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樹木都已枯萎凋謝。形容深秋景象。

【出處】《晉祠》:“春日黃花滿山,徑幽香遠;秋來草木蕭疏,天高水清。”

【第16句】:草船借箭[cǎo chuǎn jiè jiàn]

【解釋】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回目:“用奇謀孔明借箭,獻密計黃蓋受刑。”

【示例】他很佩服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計謀。

【第17句】:草入牛口,其命不久[cǎo rù niú kǒu,qí mìng bù jiǔ]

【解釋】草進到牛嘴里,牛一定會把它吃掉。比喻難以逃脫厄運。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六:“我們只是草寇,常言:草入牛口,其命不久。”

【第18句】:草率將事[cǎo lǜ jiāng shì]

【解釋】指辦事馬虎不認真。

【出處】葉圣陶《〈葉圣陶文集〉自序》:“雖說不愿意十分撤爛污,然而'半生不熟’'草率將事’產毛病總不能免。”

【第19句】:草木知威[cǎo mù zhī wēi]

【解釋】連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勢極大。

【出處】《新唐書·張萬福傳》:“朕謂江淮草木亦知爾威名。”

【第20句】: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

【解釋】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動統治者隨意謔殺人民。

【出處】《漢書·賈誼傳》:“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

【示例】象某人這樣的官,真正是草菅人命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七回

【第21句】:草木榮枯[cǎo mù róng kū]

【解釋】榮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出處】《大自然的語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侯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第22句】:草率行事[cǎo shuài xíng shì]

【解釋】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形容辦事不認真。

【出處】毛澤東《鎮壓反革命必須打得穩,打得準,打得狠》:“務必糾正一切草率行事的偏向。”

【示例】這件大事絕不可以草率行事。

【第23句】:草木俱朽[cǎo mù jù xiǔ]

【解釋】象草木一樣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無建樹。

【出處】《后漢書·朱穆傳》:“彼與草木俱朽,此與金石相傾。”

【第24句】:草薙禽狝[cǎo tì qín xiǎn]

【解釋】薙:除草;狝:殺。如同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般。比喻肆意屠戮,無所顧惜。

【出處】唐·韓愈《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盡根株痛斷乃止。”

【示例】豈可不察臧否,不擇是非,欲草薙而禽狝之,能無亂乎? ——《資治通鑒·唐紀昭宗天復三年》

【第25句】:草茅之臣[cǎo máo zhī chén]

【解釋】草茅:雜草。比喻在野無權的人。

【出處】《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草茅之臣。”

【第26句】:草率從事[cǎo shuài cóng shì]

【解釋】草率:粗枝大葉,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就處理了。形容辦事不認真。

【出處】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新唐書本紀書法》:“明初修史時,即據其成文編入,不復彼此互訂,以歸畫一,亦可見其草率從事也。”

【示例】務必糾正一切草率從事的偏向。 ——毛澤東《鎮壓反革命必須打得穩,打得準,打得狠》

【第27句】:草茅之產[cǎo máo zhī chǎn]

【解釋】指鄉下平凡的女子。多用于謙稱。

【出處】漢·劉向《說苑·修文》:“草茅之產,得奉箕帚之事。”

【第28句】:草廬三顧[cǎo lú sān gù]

【解釋】顧:拜訪。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示例】對于孔明這類賢人,我也會草廬三顧的。

【第29句】:草木愚夫[cǎo mù yú fū]

【解釋】舊時農民的謙稱。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樣愚昧無知的人。也指人對農民的蔑稱。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70回:“料你不過草木愚夫,識得什么天時人事。”

【示例】我本是草木愚夫,談不上什么高雅。

【第30句】:草頭天子[cǎo tóu tiān zǐ]

【解釋】強盜的頭領,舊時亦指入山聚眾起義的首領。

【出處】《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蛇無頭而不行,就有個草頭天子出來。此人姓范名汝為,仗義執言,救民水火。”

【示例】況且草頭天子,他的命數修短,大則關系天下,小則關系一方。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37回

【第31句】:草草不恭[cǎo cǎo bù gōng]

【解釋】草草:雜亂不整齊的樣子;恭:恭敬。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書信中的自謙之辭。

【第32句】:草行露宿[cǎo xíng lù sù]

【解釋】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

【出處】《晉書·謝玄傳》:“聞內生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

【示例】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草行露宿,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 ——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第33句】:草澤英雄[cǎo zé yīng xióng]

【解釋】草澤:荒野地。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軍首領。

【出處】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27篇:“遺民未忘舊君,遂漸念草澤英雄之為明宣力者。”

【第34句】:草創未就[cǎo chuàng wèi jiù]

【解釋】草創:開始創辦或創立;就:完成。剛開始做,尚未完成。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第35句】:草偃風從[cǎo yǎn fēng cóng]

【解釋】像草隨風倒伏一樣,舊比喻政治清明,百姓服從統治。

【出處】《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第36句】:草草率率[cǎo cǎo shuài shuài]

【解釋】指人做事馬虎,不細致。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6章:“她于是就草草率率收拾起一個出門的提包,準備第二天動身。”

【第37句】:草靡風行[cǎo mí fēng xíng]

【解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示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第38句】:草間求活[cǎo jiān qiú huó]

【解釋】草間: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馬馬虎虎活下去。

【出處】《宋書·武帝紀》:“茍厄運必至,我當以死衛社稷,橫尸廟門,不能運竄于草間求活也。”

【示例】吾備位大臣,朝廷喪敗,寧可復草間求活,外投胡越邪!(《晉書·周顗傳》)

【第39句】:草莽英雄[cǎo mǎng yīng xióng]

【解釋】草莽:草叢,草野。舊時指在山林出沒的農民起義或強盜們中的著名人物。

【出處】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第五回:“昔劉邦以亭長而定漢基,朱元璋以布衣而奠明祚……天命所屬,多在草澤英雄。”

【示例】胸前和肩膀上纏著眩著人眼的紅色標幟,真是個“草莽英雄”的氣慨。 ——馮鏗《紅的日記》

【第40句】:草長鶯飛[cǎo zhǎng yīng fēi]

【解釋】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示例】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大自然的語言》

“草”結尾的成語

【第1句】:兔子不吃窩邊草[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ǎo]

【解釋】比喻壞人不在當地干壞事。

【出處】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你放心,'兔子不吃窩邊草’,要有這個心思,我也不會第一個就來告訴你。”

【示例】兔子不吃窩邊草,這點你都不明白。

【第2句】:長林豐草[cháng lín fēng cǎo]

【解釋】幽深的樹林,茂盛的野草。指禽獸棲止的山林草野,舊常喻隱居之地。

【出處】晉·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雖飾以金鑣、饗以嘉肴,逾思長林而志在豐草也。”

【示例】所以在風塵勞攘的時候,每懷長林豐草之思,而今卻可賦《遂初》了。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第3句】:疾風彰勁草[jí fēng zhāng jìn cǎo]

【解釋】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同“疾風知勁草”。

【出處】《晉書·宗室傳論》:“洎高貴薨殂,則枕尸流慟;陳留就國,則拜辭隕涕。語曰'疾風彰勁草’,獻王其有焉。”

【第4句】:好馬不吃回頭草[hǎo mǎ bù chī huí tóu cǎo]

【解釋】比喻有作為的人不走回頭路。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32章:“好馬不吃回頭草。既然他已經離開了老窩,就決心在外面的世界闖蕩下去。”

【示例】好馬不吃回頭草,既然選擇辭職,就不顧及那么多了。

【第5句】:奇花異草[qí huā yì cǎo]

【解釋】原意是指希奇少見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處】《西京雜記》卷三:“奇樹異草,靡不具植。”

【示例】命岸賈于絳州城內,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

【第6句】:三真六草[sān zhēn liù cǎo]

【解釋】真:正楷;草:草體。泛指各種書體。

【出處】《南史·王彬傳》:“彬字思文,好文章,習篆隸,與志齊名。時人為之語曰:'三真六草,為天下寶。’”

【示例】三真六草誰子,君莫明珠暗投。 ——錢鐘書《槐聚詩存》

【第7句】:十步之澤,必有芳草[shí bù zhī zé,bì yǒu fāng cǎo]

【解釋】芳草:比喻人才。十步之內,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第8句】:鞫為茂草[jū wéi mào cǎo]

【解釋】指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

【出處】《詩經·小雅·小弁》:“掓掓周道,鞫為茂草。”

【第9句】:餐風宿草[cān fēng sù xuě]

【解釋】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出處】《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木蘭可憐父親多病,扮女為勇,代父其役……餐風宿草,受了百般辛苦。”

【第10句】:拈花摘草[niān huā zhāi cǎo]

【解釋】拈:用指取物;花、草:女子。比喻男性玩弄女性,嫖妓等。

【出處】元·古杭才人《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二出:“拈花摘草,風流不讓柳耆卿。”

【第11句】:殺人如草[shā rén rú cǎo]

【解釋】形容殺人多,極輕視人命。

【出處】明·沈明臣《凱歌》:“狹巷短兵相接處,殺人如草不聞聲。”

【示例】同胞張獻忠殺人如草,而滿洲兵的一箭,就鉆進樹叢中死掉了。 ——魯迅《墳·再論LeiF塔的倒掉》

【第12句】:粘花惹草[zhān huā rě cǎo]

【解釋】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出處】元·商衜《一枝花·遠寄》:“粘花惹草心,招攬風流事。”

【第13句】:魏顆結草[wèi kē jié cǎo]

【解釋】表示受恩深重,竭力報效之意。

【出處】春秋晉魏顆不從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與秦將杜回戰于輔氏,“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余是以報。’”見《左傳·宣公十五年》。

【示例】五代·李瀚《蒙求》詩:“靈輒扶輪,魏顆結草。”

【第14句】:浮皮潦草[fú pí liáo cǎo]

【解釋】形容不扎實,不仔細。

【示例】對于浮皮潦草的作風,我們要嚴肅處理。

【第15句】:春暉寸草[chūn huī cùn cǎo]

【解釋】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撫養。寸草:一寸長的小草;比喻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無限感戴心情。

【出處】唐·孟郊《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示例】春暉寸草戀親慈,百蹈危機總未知。 ——柳亞子《吊劉烈士炳生》

【第16句】:丁真永草[dīng zhēn yǒng cǎo]

【解釋】南朝梁丁覘善隸書,陳智永善草書,當時人稱“丁真永草”。后用以贊人書法之工妙。

【出處】唐·張懷瓘《書斷》:“智永章草及草書入妙……丁覘亦善隸書,時人云:丁真永草。”

【第17句】:囹圄生草[líng yǔ shēng cǎo]

【解釋】囹圄:監獄。監獄里長出野草。形容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時,犯罪的人很少。

【出處】《管子·五鋪》:“故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閑而官府治,公法行而么曲止,倉廩食而囹圄空。”

【示例】獄中無系囚,囹圄生草。 ——《隋書·劉廣傳》

【第18句】:沾花惹草[zhān huā rě cǎo]

【解釋】猶言沾風惹草。

【出處】《花城》1981年第5期:“對了,說她是那種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確!”

【示例】男人最好不要去沾花惹草。

【第19句】:美人香草[měi rén xiāng cǎo]

【解釋】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

【示例】“美人香草”從此便成為政治的譬喻,影響后來解詩作詩的人很大。 ——朱自清《經典常談·辭賦》

【第20句】:寢苫枕草[qǐn shān zhěn cǎo]

【解釋】睡草薦,以草把為枕。古時居父母喪的禮節。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十七年》:“齊晏桓子卒,晏嬰……居倚廬,寢苫枕草。”

【第21句】:飯糗茹草[fàn qiǔ rú cǎo]

【解釋】飯、茹:吃;糗:干糧;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糧、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孟子·盡心上》:“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

【示例】舜之飯糗茹草,舜之居深山之中,皆古書所記。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孟子》

【第22句】:恨如芳草[hèn rú fāng cǎo]

【解釋】恨:怨恨;芳草:香草。心中的離愁別恨就像那割不盡的香草。形容情思綿綿,無休無盡。

【出處】南唐·李煜《清平樂》詞:“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第23句】:潦潦草草[liáo liáo cǎo cǎo]

【解釋】字不工整或態度不認真。

【出處】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4回:“我昨日寫的潦潦草草,這字龍蛇有體,大是怪事。”

【示例】你去了有四五封信罷?他才潦潦草草來這么一封信,結婚也不通知你。 ——錢鐘書《圍城》

【第24句】:疾風勁草[jí fēng jìn cǎo]

【解釋】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出處】《東觀漢記·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

【示例】被堅執銳,或有其人,疾風勁草,歲寒方驗。 ——《周書·裴寬傳》

【第25句】:枯蓬斷草[kū péng duàn cǎo]

【解釋】干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

【出處】《中國民間故事選·六弟兄》:“姑娘離家以后,像是枯蓬斷草一樣,到處漂流。”

【第26句】:十步香草[shí bù xiāng cǎo]

【解釋】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第27句】:剪虜若草[jiǎn lǔ ruò cǎo]

【解釋】剪:剪除;虜:敵人。消滅敵人就象割除雜草一樣。形容勇不可擋。

【出處】唐·李白《送族弟綰從軍安西》:“爾隨漢將出門去,剪虜若草收奇功。”

【第28句】:承星履草[chéng xīng lǚ cǎo]

【解釋】頭戴星光,腳踏草地。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作。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自敘》:“饑寒困瘁,躬執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疇襲。”

【第29句】:化若偃草[huà ruò yǎn cǎo]

【解釋】指教化推行如風吹草伏。形容教化之易推行。

【出處】語出《論語·顏淵》:“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示例】《晉書·潘尼傳》:“學猶萌苗,化若偃草。”

【第30句】:拈花惹草[niān huā rě cǎo]

【解釋】拈:捏;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出處】元·楊立齋《哨遍》:“三國志無過說些戰伐,也不希咤,終少些團香弄玉,惹草粘花。”

【示例】彩云生性本拈花惹草。(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一回)

【第31句】:疾風知勁草[jí fēng zhī jìn cǎo]

【解釋】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出處】《東觀漢記·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

【示例】俗語說:“疾風知勁草。”經過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人們對于前進的道路是看得更加清楚了,信心也更加堅定了。 ——峻青《瑞雪圖》

【第32句】:黃云白草[huáng yún bái cǎo]

【解釋】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出處】唐·權德輿《贈老將》詩:“白草黃云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并州。”

【第33句】:驚蛇入草[jīng shé rù cǎo]

【解釋】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出處】《宣和書譜·草書七》:“若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示例】作一戈如百鈞弩,作一點如高峰墮石,作一牽如百歲枯藤,作一放縱,如驚蛇入草。 ——明·李贄《初潭集·師友四》

【第34句】:沾風惹草[zhān fēng rě cǎo]

【解釋】比喻賣弄風流,挑逗、勾引異性。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左右街坊,有幾個奸詐浮浪子弟,晙見了武大這個老婆,打扮油樣,沾風惹草,被這干人在街上,撒謎語,往來嘲戲。”

【第35句】:閑花野草[xián huā yě cǎo]

【解釋】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出處】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為交友,野草閑花作近鄰。”

【示例】閑花野草休拈,贏得身安心自然。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任孝子烈性為神》

【第36句】:簪蒿席草[zān hāo xí cǎo]

【解釋】以蒿作簪,以草為席。形容生活艱苦。

【出處】《東觀漢記·杜林傳》:“[杜林]于河西得漆書古文《尚書經》一卷,每遭困厄,握抱此經。寄隗囂地,終不降志辱身,至簪蒿席草,不食其粟。”

【第37句】:輕塵棲弱草[qīng chén qī ruò cǎo]

【解釋】比喻人生無常。

【出處】《梁書·魚弘傳》:“我為郡,所謂四盡:水中魚鱉盡,山中麞鹿盡,田中米谷盡,村里民庶盡。丈夫生世,如輕塵棲弱草,白駒之過隙。人生歡樂富貴幾何時!”

【示例】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何至自苦如此?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七回

【第38句】:救命稻草[jiù mìng dào cǎo]

【解釋】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時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東西。

【出處】王朔《永失我愛》:“我可知道人抓住救命稻草是什么手勁兒了。”

【示例】當初心里想得和現在不一樣,在當初那可是救命稻草。 ——余華《活著》

【第39句】:墻花路草[qiáng huā lù cǎo]

【解釋】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舊時指妓女。同“墻花路柳”。

【出處】明·徐復祚《紅梨記·詩要》:“非執拗,那壁廂是墻花路草,怎比得日邊紅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記·詞媾》:“如本是柔枝嫩條,休比做墻花路草。”

【示例】彼墻花路草,尚且鐘情不舍,到底得合,況貴為妃嬪者乎!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十七回

【第40句】:閑花埜草[xián huā yě cǎo]

【解釋】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同“閑花野草”。

【第41句】:十步之內,自有芳草[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

【解釋】比喻處處都有人才。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出處】京劇《將相和》第五場:“老將軍,豈不知,十步之內,自有芳草。”

【第42句】:十步之內,必有芳草[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

【解釋】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隋書·煬帝紀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

【示例】'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廣大群眾是人才的源泉。 ——《解放日報》19【第42句】:【第8句】:26

【第43句】:出山小草[chū shān xiǎo cǎo]

【解釋】出山:從山里出來;小草:植物。比喻隱士出來做官。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

【示例】他只不過是出山小草罷了。

【第44句】:荒煙蔓草[huāng yān màn cǎo]

【解釋】荒煙:空曠荒涼的原野上的霧氣;蔓草:蔓生的野草。比喻空曠偏僻,冷落荒涼。

【出處】宋·歐陽修《祭石曼卿文》:“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

【示例】徘徊于荒煙蔓草之間,得浣花殘碣。 ——清·黃宗羲《朱岷左先生近詩題辭》

【第45句】:羊真孔草[yáng zhēn kǒng cǎo]

【解釋】南朝宋羊欣擅長隸書,孔琳之草書,名重一時,并稱為“羊真孔草”。

【出處】唐·張彥遠《書法要錄》卷二:“羊真孔草,蕭行范篆,各一時絕妙。”

【示例】清·李漁《意中緣·畫遇》:“若要古人的,有羊真孔草,蕭行范篆。”

【第46句】:丁真楷草[dīng zhēn kǎi cǎo]

【解釋】丁:丁覘;楷:智楷。丁覘的隸書,智楷的草書。贊美人的書法好。

【出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第八卷引張懷蠸《書斷·中·妙品》:“智永章草,草書入妙,隸入能。兄智楷亦工草,丁覘亦善隸書,時人云:'丁真楷草’。”

【第47句】:十步芳草[shí bù fāng cǎo]

【解釋】芳草:香草。十步之內,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十步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

【示例】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 ——《隋書·斷帝紀上》

【第48句】:迷花沾草[mí huā zhān cǎo]

【解釋】指拈花惹草。

【出處】明·孟稱舜《嬌紅記·雙逝》:“休只為迷花沾草,斷送了美身軀。”

【第49句】:鞠為茂草[jū wéi mào cǎo]

【解釋】指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鞠,通“鞫”。

【出處】《晉書·石勒載記》:“誠知晉之宗廟鞠為茂草,亦猶洪川東逝,往而不還。”

【示例】瑤瓦芝楣,鞠為茂草。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一卷

【第50句】:屯糧積草[tún liáng jī cǎo]

【解釋】儲存糧食和草料。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此去有山,名天蕩山,山中乃曹操屯糧積草之地。”

【第51句】:探竿影草[tàn gān yǐng cǎo]

【解釋】探竿、影草、都是漁民使魚聚集后下網捕撈之法。佛教禪宗借以喻啟發性的隨宜施教。

【出處】《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

【第52句】:琪花瑤草[qí huā yáo cǎo]

【解釋】琪、瑤:美玉。原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后也形容晶瑩美麗的花草。

【出處】王轂《夢仙謠》:“前程漸覺風光好,琪花片片粘瑤草。”

【示例】有座天生石臺,直靠在海外,如建康營燕子一樣,玲瓏剔透,文采可觀,遍生琪花瑤草。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六回

【第53句】:招花惹草[zhāo huā rě cǎo]

【解釋】指挑逗、勾引女子。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回:“那一雙積年招花惹草,慣細風情的賊眼,不離這婦人身上。”

【第54句】:錦花繡草[jǐn huā xiù cǎo]

【解釋】形容花草長得非常美麗。

【第55句】:墻頭草[qiáng tóu cǎo]

【解釋】比喻無主見的人、順風倒的人。

【示例】她是墻頭草——風吹兩邊倒的人物。

【第56句】:招風惹草[zhāo fēng rě cǎo]

【解釋】比喻招惹是非。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四回:“你只會怨我顧前不顧后,你怎么不怨寶玉外頭招風惹草的呢?”

【第57句】:銜環結草[xián huán jié cǎo]

【解釋】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里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白居易《贖雞》詩:“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示例】大恩未報,刻刻于懷。銜環結草,生死不負。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九

【第58句】:膚皮潦草[fū pǐ liǎo cǎo]

【解釋】形容不扎實,不仔細。

【示例】我們不喜歡他的這種膚皮潦草的辦事作風。

“草”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積草屯糧[jī cǎo tún liáng]

【解釋】積、屯:積存,儲存。儲存糧食和草料。指聚積戰備物資。

【出處】元·鄭德輝《三戰呂布》第一折:“如今且收兵回營,操軍練士,積草屯糧,整溯人馬,慢慢的再與孫堅交戰。”

【示例】立豎招軍旗號,買馬招軍,積草屯糧。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五回

【第2句】:風燭草露[fēng zhú cǎo lù]

【解釋】風中之燭易滅,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臨近死亡。

【出處】明·楊慎《洞天玄記》四折:“人生一世,猶如石火電光,壽算百年,恍若風燭草露。”

【示例】他的處境像風燭草露一樣危險。

【第3句】:茅屋草舍[máo wū cǎo shě]

【解釋】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條件簡陋。

【出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4回:“茅屋草舍,掌柜的不要見笑。”

【第4句】:瑤草琪葩[yáo cǎo qí pā]

【解釋】仙境里的花草。也指珍貴奇異的花草。同“瑤草琪花”。

【出處】明·鄭真《王叔遠先生擬挽辭》:“瑤草琪葩,露滋芳些;羨門、偓佺,雜■(王怱)珩些。”

【第5句】:霜行草宿[shuāng xíng cǎo xiǔ]

【解釋】指在霜露中行走,草野中息宿。形容奔波勞苦。

【出處】《宋書·孝義傳·孫法宗》:“單身勤苦,霜行草宿,營辦棺槨,造立冢墓,葬送母兄,儉而有禮。”

【第6句】:翦草除根[jiǎn cǎo chú gēn]

【解釋】翦:“剪”的異體字,割斷。割草要把草根徹底除掉。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后患。

【出處】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潮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示例】他若不來,你卻莫怪,他若來了,定與你翦草除根。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8回

【第7句】:鶯飛草長[yīng fēi cǎo zhǎng]

【解釋】形容明媚的春景。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示例】鶯飛草長誰為主?渺渺春江作歌苦。 ——清·黃景仁《春風怨》詩

【第8句】:落花芳草無尋處[luò huā fāng cǎo wú xún chù]

【解釋】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經過去。

【出處】唐·劉長卿《過鄭山人所居》:“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落花芳草無尋處,萬壑千峰獨閉門。”

【第9句】:人生一世,草生一秋[rén shēng yī shì,cǎo shēng yī qiū]

【解釋】一生一世像草生一秋一樣非常短暫。

【出處】一生一世像草生一秋一樣非常短暫。

【示例】終不然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就只管這般悶昏昏過日子不成?那見得那正氣不偷情的就舉了節婦,名標青史?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三

【第10句】: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解釋】比喻遭過一次挫折以后就變得膽小怕事。同“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第11句】:削草除根[xuē cǎo chú gēn]

【解釋】猶斬草除根。指從根本上消除禍患。

【出處】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一折:“不爭晉公主懷孕在身,產孤兒是我仇人,待滿月鋼刀鍘死,才稱我削草除根。”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四十卷:“破巢完卵從來少,削草除根勢或然。可惜忠良遭屈死,又將家屬媚當權。”

【示例】用了第二計,可以焚巢搗穴,削草除根,不留一個余賊。 ——清·李漁《比目魚·辦賊》

【第12句】:風行草從[fēng xíng cǎo cóng]

【解釋】比喻有聲望者的言行影響世態俗情。同“風行草偃”。

【出處】《后漢書·郎顗傳》:“故《周南》之德,《關雎》政本。本立道生,風行草從,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濁。”

【第13句】:香草美人[xiāng cǎo měi rén]

【解釋】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寫香草、以配忠貞,……靈修善于美人,以譬于君。”

【示例】香草美人吟未了,防有蛟聽。 ——清·龔自珍《浪淘沙·舟中夜起》

【第14句】:碧草如茵[bì cǎo rú yīn]

【解釋】綠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

【出處】宋·黃載《晝錦堂》詞:“須拚醉,回首夕陽流水,碧草如茵。”

【示例】環湖四顧,這兒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是個休閑渡假的好地方。

【第15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解釋】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出處】林占財《森林中的遠征》:“他很同情地說道:'是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自古以來用兵的老規矩,你們沒有糧食怎么走這么遠的路!”

【示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千萬人民除了保證前線軍需彈藥糧草的供應處,還不顧一切艱苦,熱情地轉運與看護傷員。 ——張震《英明的預見,正確的戰役方針》

【第16句】:打草驚蛇[dǎ cǎo jīng shé]

【解釋】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出處】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驚蛇。’”

【示例】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九回

【第17句】:富貴草頭露[fù guì cǎo tóu lù]

【解釋】富貴不可能長久,好像草上的露水一樣。形容人事無定。

【出處】唐·杜甫《送孔巢父歸江東》:“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貴何如草頭露。”

【第18句】:風馳草靡[fēng chí cǎo mǐ]

【解釋】比喻強大的勢力能制服一切。同“風行草靡”。

【出處】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敦煌公至盩厔,所過諸縣及諸賊界,莫不風馳草靡,裹糧卷甲,唯命是從。”

【第19句】:與草木同腐[yǔ cǎo mù tóng fǔ]

【解釋】和草木一起腐爛。形容人生前無所作為,死后也默默無聞。

【出處】宋·蘇軾《太息送秦少章》:“雖然,自今觀之,孔北海、盛孝章猶在世,而向之譏評者與草木同腐久矣。”

【示例】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不幾與草木同腐乎!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

【第20句】:積草囤糧[jī cǎo tún liáng]

【解釋】積:積累;囤:囤積。指儲存糧食和草料等戰備物資。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35回:“蜂屯蟻聚施威武,積草囤糧待戰爭。”

【第21句】: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

【解釋】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轉運漢巧遇洞庭紅》:“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示例】日出三竿,方敢出店。真是'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繩’光景。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3回

【第22句】:展草垂韁[zhǎn cǎo chuí jiāng]

【解釋】展草:三國時李信的狗撲火救主被累死;垂韁:晉時苻堅的馬跪在水邊,用韁繩救主。指效忠主人。

【出處】元·姚守中《套數·粉蝶兒·牛訴冤》:“勤耕苦戰功無補,他比那圖財害命情尤重,我比那展草垂韁義有余。”

【示例】萬萬人感恩知德,刻骨銘心,恨不得展草垂韁,覆盆之下,同受太陽光。(元·劉時中《套數·上高監司》)

【第23句】:藉草枕塊[jiè cǎo zhěn kuài]

【解釋】藉:墊襯。古時居父母之喪,坐臥在草墊上,枕著土塊。形容悲痛欲絕。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賈珍賈蓉此時為禮法所拘,不免在靈旁藉草枕塊,恨苦居喪。”

【第24句】:撥草瞻風[bō cǎo zhān fēng]

【解釋】比喻善于觀察事物。

【出處】《五燈會元·云巖晟禪法嗣·洞山良價禪師》:“溈曰:'此去澧陵攸縣,石室相連,有云巖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子之所重。’”

【第25句】:八公草木[bā gōng cǎo mù]

【解釋】將八公山的草木視為敵人。形容心情極為緊張和恐懼。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下》:“(苻)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示例】這事讓我有八公草木的余悸。

【第26句】:鏟草除根[c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釋】鏟:消滅;除:去掉。除草時要連根除掉。比喻除去禍根,不留后患。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示例】自古道殺人見血,鏟草除根。 ——明·沈鯨《雙珠記·協謀誣訟》

【第27句】:風兵草甲[fēng bīng cǎo jiǎ]

【解釋】猶言草木皆兵。

【出處】《水滸傳》第九五回:“況我兵驚恐,凡杯蛇鬼車,風兵草甲,無往非撼志之物。”

【第28句】:天造草昧[tiān zào cǎo mèi]

【解釋】①指天地之始,萬物草創于混沌蒙昧之中。②指草創之時。

【出處】《易·屯》:“天造草昧。”孔穎達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如在冥昧之時也。”漢·班固《幽通賦》:“天造草昧,立性命兮。”

【示例】天造草昧,壯士烏集,紀律未申,符籍未著。 ——章炳麟《革命道德說》

【第29句】:灰頭草面[huī tóu cǎo miàn]

【解釋】佛教語,指菩薩為度化眾生而隨機應現各種混同凡俗的化身。也指面容污穢或討了沒趣懊喪的樣子。

【出處】元·楊景賢《西游記》第一本第一出:“娘子,灰頭草面不打扮,倘或江上遇著相知朋友,怎生廝見。”

【第30句】:斬草除根[z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釋】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出處】《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示例】斬草除根,萌芽不發;斬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發。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七

【第31句】:風向草偃[fēng xiàng cǎo yǎn]

【解釋】偃:臥倒,倒伏。風一吹草就倒下。比喻庶民被德教感化而順從君主。也比喻有聲望的人言行影響世態俗情。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審舉》:“引用駑庸,以為黨援,而望風向草偃,庶事之康,何異懸瓦礫而責夜光,弦不調而索清音哉!”

【第32句】:風行草靡[fēng xíng cǎo mí]

【解釋】比喻強大的勢力能制服一切。

【出處】《南齊書·高帝紀上》:“麾旆所臨,風行草靡,神算所指,龍舉云屬。”

【第33句】:視如草芥[shì rú cǎo jiè]

【解釋】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輕賤。比喻極端輕視。

【出處】《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示例】任其生死,視如草芥。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之余》

【第34句】:如泣草芥[rú qì cǎo jiè]

【解釋】芥:小草。就像仍掉一根小草那樣。形容毫不在意。

【出處】宋·蘇洵《六國論》:“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第35句】:寸草春暉[cùn cǎo chūn huī]

【解釋】寸草:小草;春暉:春天的陽光。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出處】唐·孟郊《游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示例】寸草春暉無根處,枉教丹桂吐奇芬。 ——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

【第36句】: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yī yǔ shì fēng xiàng,yī cǎo shì shuǐ liú]

【解釋】諺語。比喻細微的跡象可以預示事物發展的趨勢。

【第37句】:碧草舅茵[bì cǎo rú yīn]

【解釋】綠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鋪著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息的的草地。

【出處】唐·許渾《移攝太平寄前李明府》:“早晚高臺共同醉,綠蘿如帳草舅茵。”

【示例】須拚醉,回首夕陽流水,碧草舅茵。 ——宋·黃載《晝錦堂·牡丹》詞

【第38句】:與草木俱灰[yǔ cǎo mù jù huī]

【解釋】俱:全,都。和草木一起變成灰。形容人生前無所作為,死后也默默無聞。

【出處】《新唐書·高儉竇威傳贊》:“古來賢豪,不遭與運,埋光鏟采,與草木俱腐者,可勝咤哉!”

【示例】既為男子,忍與草木俱灰。 ——明·陳繼儒《晚香堂·附贊·有序》

【第39句】:人生一世,草生一春[rén shēng yī shì,cǎo shēng yī chūn]

【解釋】一生一世像草生一春一樣非常短暫。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四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們只管打魚營生,學得他們過一日也也。”

【示例】我想人生一世,草生一春,多久的光陰,轉眼就過去了。 ——張恨水《金粉世家》第三十八回

【第40句】:蔓草荒煙[màn cǎo huāng yān]

【解釋】蔓草:蔓生的野草;荒煙:空曠荒涼的原野上的霧氣。比喻空曠偏僻,冷落荒涼。

【出處】宋·歐陽修《祭石曼卿文》:“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

【第41句】:秋草人情[qiū cǎo rén qíng]

【解釋】秋草逐日黃枯。比喻人情日益冷落衰敗。

【出處】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浮云世態紛紛戀,秋草人情日日疏。”

【示例】也無那采薪的樵子,耕種的農夫,往來的商賈,談笑的鴻儒,做伴的茶藥琴棋筆硯書。秋草人情即慚疏。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三折

【第42句】:打草蛇驚[dǎ cǎo shé jīng]

【解釋】打草驚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后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同“打草驚蛇”。

【出處】《景德傳燈錄·省念禪師》:“問:'四眾圍觀,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示例】但恐見黃商伯狼狽后,打草蛇驚,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宋·朱熹《答黃仁卿書》

【第43句】:人非草木[rén fēi cǎo mù]

【解釋】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于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同“人非木石”。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眾人道:'上復觀察,小人們人非草木,豈不省的?’”

【示例】龐涓復問曰:'然則兄長亦還憶故鄉墳墓否?’臏曰:'人非草木,能忘本原?’先生于吾臨行,亦言:'功名終在故土。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八回

【第44句】:異草奇花[yì cǎo qí huā]

【解釋】原意是指希奇少見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白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異草,駢闐堦砌。”

【示例】異草奇花,蘭芳桂馥,嬌黃嫩綠,色奪綺羅。 ——明·吳元泰《東游記·鐘離敗逃山谷》

【第45句】:黃冠草履[huáng guàn cǎo lǚ]

【解釋】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同“黃冠草服”。

【出處】曹亞伯《武昌起義·宣布滿清罪狀檄》:“黃冠草履之民,誰無尊親之血氣;四海九州之內,何非故國之山河。”

【第46句】:八公山上,草木皆兵[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釋】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示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錯覺的一例。 ——毛澤東《論持久戰》

【第47句】:茅封草長[máo fēng cǎo zhǎng]

【解釋】茅:茅草;封:封閉;長:生長。長滿茅草。形容野草叢生的荒涼景象。

【第48句】:惹草沾風[rě cǎo zhān fēng]

【解釋】比喻迷戀女色,與配偶以外的女性發生暖昧關系。

【出處】明·馮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勾引的惹草沾風潑賴徒,辱沒殺受戒傳燈好宗祖。”

【第49句】:萱草忘憂[xuān cǎo wàng yōu]

【解釋】傳說食萱草能令人忘憂,指想法解憂。

【出處】《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同'萱’)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第50句】:豐草長林[fēng cǎo cháng lín]

【解釋】①茂草高林。②指隱逸之地。

【出處】唐·杜甫《進三大禮賦表》:“臣生長陛下純樸之俗,行四十載矣。與麋鹿同群而處,浪跡于陛下豐草長林,實自弱冠之年矣。”

【示例】方圖旦夕解組,永投豐草長林;不意繆改樞曹,值茲大壞之際。 ——明·鹿善繼《答陳顯吾書》

【第51句】:依草附木[yī cǎo fù mù]

【解釋】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出處】五代·王周《巫廟》詩:“日既恃威福,歲久為精靈,依草與附木,誣詭殊不經。”

【示例】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

【第52句】:風吹草動[fēng chuī cǎo dòng]

【解釋】風稍一吹,草就搖晃。比喻微小的變動。

【出處】《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偷蹤竊道,飲氣吐聲。風吹草動,即便藏形。”

【示例】萬一后邊有些風吹草動,被人發覺,不要說道無顏面見令尊,傳將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

【第53句】:瑤草琪花[yáo cǎo qí huā]

【解釋】①仙境里的花草。②珍貴奇異的花草。亦作“瑤草琪葩”。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八回:“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連那瑤草琪花,也分外披佛有致。”

【示例】茶館內排列著瑤草琪花,當爐的羽扇常在手中。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三回

【第54句】:野草閑花[yě cǎo xián huā]

【解釋】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出處】元·無名氏《馬陵道》楔子:“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他和那青松翠柏為交友,野草閑花作近鄰。”

【示例】俺見鞍思馬,難道他是野草閑花? ——明·湯顯祖《紫釵記·哭收釵燕》

【第55句】:寸草不留[cùn cǎo bù liú]

【解釋】連小草也不留下。比喻搞得精光,一無所剩。

【出處】宋·樓鑰《攻媿集·八十一·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

【示例】若是惱了我,連你西歧寸草不留。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九回

【第56句】:惹草粘花[rě cǎo niān huā]

【解釋】惹:招引。比喻隨處迷戀于不正當的男女情愛。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卻說湍制臺九姨太身邊的那個大丫頭,自見湍制臺屬意于他,他便有心惹草粘花,時向湍制臺跟前勾搭。”

【第57句】:銅駝草莽[tóng tuó cǎo mǎng]

【解釋】形容國土淪陷后殘破的景象。同“銅駝荊棘”。

【出處】明·汪廷訥《種玉記·促晤》:“顧不得宗社丘墟,銅駝草莽。”

【第58句】:油干燈草盡[yóu gān dēng cǎo jìn]

【解釋】比喻很快就要死亡。

【出處】鄒韜奮《〈萍蹤寄語初集〉弁言》:“中國有句俗語叫做'油干燈草盡’,資本主義進展到了第三期,它的漸漸地崩潰,在目前'油’雖還未'干’,'燈草’雖還未'盡’,但這樣下去,是朝著'油干燈草盡’的路線走去,這是很顯然的趨勢。”

【第59句】:黃冠草服[huáng guàn cǎo fú]

【解釋】粗劣的衣著。借指平民百姓。有時指草野高逸。

【出處】明·唐順之《與洪方洲郎中書》:“而所謂磊落超脫者,往往出于黃冠草服之間。”

【示例】純客道:“壯麗哉,王居也!黃冠草服,哪里配進去呢!”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回

【第60句】:與草木俱腐[yǔ cǎo mù jù fǔ]

【解釋】俱:全,都。和草木一起腐爛。形容人生前無所作為,死后也默默無聞。

【出處】《新唐書·高儉竇威傳贊》:“古來賢豪,不遭與運,埋光鏟采,與草木俱腐者,可勝咤哉!”

【示例】觀此五者,則其他姓名不傳,與草木俱腐者,蓋不可勝計矣。 ——宋·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七

【第61句】:結草銜環[jié cǎo xián huán]

【解釋】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里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出處】《左傳·宣公十五年》:“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唐·白居易《贖雞》詩:“莫學銜環雀,崎嶇謾報恩。”

【示例】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爺的恩典,結草銜環,一定會報答你二位的。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四回

【第62句】:惹草拈花[rě cǎo niān huā]

【解釋】惹:招引,挑逗;草、花:比喻好;拈:捏。比喻男女調情。多指調戲婦女。

【出處】元·楊立齋《哨遍》:“三國志無過說些戰伐,也不希咤,終少些團香弄玉,惹草粘花。”

【示例】鏡臺兒邊惹草拈花。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

【第63句】:與草木同朽[yǔ cǎo mù tóng xiǔ]

【解釋】和草木一起腐爛。形容人生前無所作為,死后也默默無聞。

【出處】《新唐書·高儉竇威傳贊》:“古來賢豪,不遭與運,埋光鏟采,與草木俱腐者,可勝咤哉!”

【示例】愚兄固當與草木同朽,只可惜賢弟不能效古人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以展賢弟之才。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五回

【第64句】:白草黃云[bái cǎo huáng yún]

【解釋】形容邊塞秋季的荒涼景象。

【出處】唐·權德輿《贈老將》詩:“白草黃云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并州。”

【示例】急覓是人,不知何往,惟獨立沙磧中,白草黃云,四邊無際。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

【第65句】:瑤草奇花[yáo cǎo qí huā]

【解釋】指仙境中的花草。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一回:“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

【第66句】:糧多草廣[liáng duō cǎo guǎng]

【解釋】比喻戰備物資充足。

【出處】明·無名氏《桃園結義》第一折:“俺這蒲州,地方寬闊,糧多草廣,軍民好漢,我何不起兵播亂。”

【第67句】:百草權輿[bǎi cǎo quán yú]

【解釋】權輿:草木萌芽狀態。指花草萌芽,春天到來。

【出處】《大戴禮記·誥志》第九卷:“于時冰泮發蟄,百草權輿。”

【第68句】:風聲鶴唳,草木皆兵[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解釋】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處】《晉書·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示例】我聽了這話,心里覺得夢兆不祥,也和理翁的見解一樣,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五回

【第69句】:寸草不生[cùn cǎo bù shēng]

【解釋】寸草:一點兒草。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亦形容災情嚴重。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那山陽縣有用毒藥謀死公公犯婦竇娥,他問斬之時,曾發愿道:'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來?”

【示例】卻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圍寸草不生。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十九回

【第70句】:萬草千花[wàn cǎo qiān huā]

【解釋】無數種小草和鮮花。指花草種類繁多,不計其數。

【出處】唐·杜甫《白絲行》:“象床玉手亂殷紅,萬草千花動凝碧。”

【示例】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春日》

【第71句】:嫩草怕霜霜怕日[nèn cǎo pà shuāng shuāng pà rì]

【解釋】比喻你欺侮別人,還會被比你更惡的人欺侮。

【出處】吳睿《飛龍全傳》:“如兩句俗語說的:'嫩草怕霜霜怕日,惡人還被惡人磨。’”

【第72句】:雁歸湖濱,雞落草棚[yàn guī hú bīn,jī luò cǎo péng]

【解釋】比喻各有特點,各有各的生活習慣和歸宿。也比喻有志氣的人四海為家,沒志氣的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無所作為。

【第73句】:刬草除根[c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釋】猶斬草除根。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出處】語出《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示例】半世連枝帶葉,算從前,歷盡虛花,一朝刬草除根,到此際方成結果。 ——明·陶宗儀《輟耕錄連枝秀》

【第74句】:結草之固[jié cǎo zhī gù]

【解釋】結草:用草扎結而成。形容很不牢固,就象草扎的一樣。

【出處】晉·干寶《晉記·總論》:“方岳無鈞石之鎮,關門無結草之固。”

【示例】國政迭移于亂人,禁兵外散于四方,方岳無鈞石之鎮,關門無結草之固。 ——《資治通鑒·晉紀十一》

【第75句】:綠草如茵[lǜ cǎo rú yīn]

【解釋】綠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出處】郭戈《金瓶梅傳奇》第三回:“世貞環目四看……只見天然幽靜,如出凡塵。花園內曲廊透逸通幽,假山堆疊如屏列。滿壩苔痕亂點,綠草如茵;數株古松蔥籠茂密,斜遮雨鳳。”

【示例】梅軒利隨著聾耳陳走上運頭角山。半山腰里,一片開闊的空地,綠草如茵,開滿了早春的野花。 ——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

【第76句】:蔓草難除[màn cǎo nán chú]

【解釋】蔓草:蔓延生長的草。蔓生的草難于徹底鏟除。比喻惡勢力一經滋長,就難于消滅。

【出處】《左傳·隱公元年》:“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第77句】:一草一木[yī cǎo yī mù]

【解釋】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出處】《后漢書·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秋一木華亦為異。”

【示例】不許驚動,如有犯僖氏一草一木者斬首!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九回

【第78句】:惹草沾花[rě cǎo zhān huā]

【解釋】比喻男女調情。多指調戲婦女。同“惹草拈花”。

【出處】明·汪廷訥《獅吼記·奇妒》:“我非無斬釘截鐵剛方氣,都只為惹草沾花放蕩情。”

【第79句】:撥草尋蛇[bō cǎo xún shé]

【解釋】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回生》:“虧殺你撥草尋蛇,虧殺你守株待兔。”

【示例】現今懼太后梗阻新改,你反撥草尋蛇,撩起太后那邊,好不誤事!(清·黃小配《大馬扁》第十二回)

【第80句】:風行草偃[fēng xíng cǎo yǎn]

【解釋】偃:倒伏。風一吹草就倒下。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

【出處】《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示例】世俗日淺,小小舉措已足以震動一世,使秘書得展其所為,于今日斷可以風行草偃。 ——宋·陳亮《又癸卯秋書》

【第81句】:閭巷草野[lǚ xiàng cǎo yě]

【解釋】閭巷:街巷。比喻民間鄉野地方。

【出處】唐·王勃《上皇帝萬言書》:“臣又求之于閭巷草野之間,而亦未見其多焉。”

【示例】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巷草野之間亦不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 ——《宋史·王安石傳》

【第82句】:芝草無根[zhī cǎo wú gēn]

【解釋】比喻人的成就,沒有任何幫助,出于自己的努力。

【出處】清·李漁《巧團圓》第三出:“自古道:'芝草無根,醴水無源。’只要孩子肯學好,那些閑話聽他怎的!”

【第83句】:寸草銜結[cùn cǎo xián jié]

【解釋】比喻雖然力薄,亦當感恩圖報。

【出處】《西湖二集·救金鯉魚龍王報德》:“幸有好生君子,不忍高人楊維楨,解錢而贖命,釋死而就生,雖蟣虱微枕,不敢上塵天聽,而寸草銜結,思報洪恩。”

【第84句】:浮沉草野[fú chén cǎo yě]

【解釋】浪跡山野鄉間,四處漂泊。

【示例】他決心浮沉草野,浪跡天涯。

【第85句】:兵馬不動,糧草先行[bīng mǎ bù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解釋】作戰時兵馬還沒出動,軍用糧草的運輸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動前須作好準備工作。

【出處】《南皮縣志·風土志下·歌謠》:“兵馬不動,糧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賊。”

【第86句】:三顧草廬[sān gù cǎo lú]

【解釋】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同“草廬三顧”。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第87句】:落草為寇[luò cǎo wéi kòu]

【解釋】寇:盜賊。舊指逃入山林做強盜。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五回:“難道我們自幼習武藝時節,就要落草為寇?”

【示例】魯軍大多由收編土匪而來,編余兵士又大多回到山上落草為寇。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七十九章

【第88句】:倚草附木[yǐ cǎo fù mù]

【解釋】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權勢的人。②指精靈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洪教頭道:'大官人只因好習槍棒,往往流配軍人都來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槍棒教師,來投莊上,誘些酒食錢米。’”

【示例】因此到所在,人多倚草附木,成行逐隊來皈依他,義聲赫然。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九

【第89句】:橫草之功[héng cǎo zhī gōng]

【解釋】橫草:把草踩倒。如同踩倒草那樣的功勞。比喻功績很小。

【出處】《漢書·終軍傳》:“軍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食祿五年。”

【示例】臣憑籍壑略,忝當戎政,神機密運,不待橫草之功。 ——唐·張說《為河內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賊契丹等露布》

【第90句】:不棄草昧[bù qì cǎo mèi]

【解釋】草昧:原始,未開化。不嫌棄蒙昧無知的人。用作謙詞。

【出處】《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第91句】:芳草鮮美[fāng cǎo xiān měi]

【解釋】晉·陶潛《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出處】晉·陶潛《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第92句】:剗草除根[chǎn cǎo chú gēn]

【解釋】猶斬草除根。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出處】語出《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明·陶宗儀《輟耕錄連枝秀》:“半世連枝帶葉,算從前,歷盡虛花,一朝剗草除根,到此際方成結果。”

【示例】自古道殺人見血,剗草除根。 ——明·沈鯨《雙珠記·協謀誣訟》

【第93句】:剪草除根[jiǎn cǎo chú gēn]

【解釋】除草時要連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長。比喻除去禍根,以免后患。

【出處】《左傳·隱公六年》:“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

【示例】當局為了剪草除根,下令解散學校,把學生和教職員一律轟出來。 ——梁斌《紅旗譜》四十九

【第94句】:與草木俱朽[yǔ cǎo mù jù xiǔ]

【解釋】身體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無聞地死去

【出處】漢·王充《論衡·自紀篇》:“身與草木俱朽,聲與日月并彰。”

【第95句】:潦草塞責[liáo cǎo sè zé]

【解釋】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認真;塞:搪塞。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馬馬虎虎,不負責任。

【出處】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十一回:“我向來不愛和韻,今日被他逼住,無可如何,只得潦草塞責,諸兄怎還要謬贊起來,豈非違心之論?”

【示例】限你不準繼燭,把三文一詩作完。吃過晚飯再謄正交卷,卻不可潦草塞責。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第96句】:衰草寒煙[shuāi cǎo hán yān]

【解釋】衰草:衰敗的野草;寒煙:空曠荒涼的原野上的霧氣。比喻空曠偏僻,冷落荒涼。

【出處】宋·姜夔《凄涼犯》詞:“更衰草寒煙淡薄。似當時、將軍部曲,迤邐度沙漠。”

【示例】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八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污污动漫在线看|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男女真实无遮挡xx00动态图120秒| 四虎影视色费永久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免费线在| 我要看a级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日韩美女va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欧美|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爽爽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人间**电影8858|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老师 | 澳门a毛片免费观看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男女午夜爽爽大片免费| 免费看h片的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1080p| 别急慢慢来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午夜神器成在线人成在线人免费 | 2020阿v天堂网|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一级黄色毛片免费看|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晓雪老师下面好紧好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re99|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欧美jlzz18性欧美|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xxxx色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 嘟嘟嘟在线视频免费观看高清中文 | 萌白酱视频在线| 橘梨纱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