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檐”的成語(16個)
本文整理了碧瓦朱檐、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等含“檐”的成語16個,其中“檐”結(jié)尾的成語3個,“檐”在中間的成語13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檐”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碧瓦朱檐[bì wǎ zhū yán]
【解釋】碧瓦:青綠色的瓦;檐:屋檐。青色的瓦,紅色的檐。形容建筑的華美。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4回:“雕梁畫棟,碧瓦朱檐。”
【第2句】:寸晷風檐[cùn guǐ fēng yán]
【解釋】晷:日影;寸晷:陽光少;風檐:透風的房檐。陰暗透風的房檐。形容科舉時代考場中的苦狀。
【出處】清·李玉《眉山秀·婚試》:“難道我中了進士,還脫不得做秀才的苦,償不盡寸晷風檐苦拈題。”
【第3句】:走壁飛檐[zǒu bì fēi yán]
【解釋】在墻壁上走,在屋雄上飛。形容武藝高強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7回:“我雖不會長槍大戟,不知走壁飛檐,也頗頗有些肝膽。”
【示例】粵劇《搜書院》第四幕:“非也!只怕仁兄不會走壁飛檐,難入鎮(zhèn)臺府上。”
“檐”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jì zài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
【解釋】既:已經(jīng),已然;檐:屋檐。比喻在強大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向?qū)Ψ角V敢栏交蛴星笥谌耍坏梦笕?/p>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8回:“'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三藏只得雙手合著與他見個禮。”
【第2句】: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zài rén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
【解釋】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是。”
【示例】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我只好委曲求全。
【第3句】:躡屩檐簦[niè juàn yán dēng]
【解釋】指遠行、跋涉。同“躡蹻檐簦”。
【第4句】:飛檐走壁[fēi yán zǒu bì]
【解釋】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蔡順奉母》第一折:“醉了時丟磚掠瓦,到晚來飛檐走壁。”
【示例】且說時遷是個飛檐走壁的人,不從正路入城,夜間越墻而過。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六回
【第5句】:寄人檐下[jì rén yán xià]
【解釋】猶言寄人籬下。比喻依附別人生活。
【出處】清·陳維菘《賀新郎·乙卯元日》:“抖擻門丞秦叔寶,貝帶璘斒光射,笑公等、寄人檐下。”
【示例】寄人檐下的滋味不好受。
【第6句】:風檐刻燭[fēng yán kè zhú]
【解釋】風檐:科舉時代的考場。指科舉時代考場寒冷,時間緊迫,十分艱苦。
【出處】清·鈕琇《觚剩·五經(jīng)中式》:“查林二公乃能于風檐刻燭時,立就二十三藝,洵未易才。”
【第7句】:躡蹻檐簦[niè juē dàn dēng]
【解釋】穿著草鞋,背著斗笠。指遠行、跋涉。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虞卿者,游說之士也。躡蹻檐簦,說趙孝成王。”裴骃集解引徐廣曰:“蹻,草履也。簦,長柄笠,音登。笠有柄者謂之簦。”
【第8句】: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頭[zài tā yán xià zǒu,zěn gǎn bù dī tóu]
【解釋】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9回:“'在他檐下走,怎敢不低頭!’大帥連這句俗語還不知道嗎。”
【第9句】: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zài rén wū yán xià,bù dé bù dī tóu]
【解釋】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出處】《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他勸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第10句】:在他檐下過,不敢不低頭[zài tā yán xià guò,bù gǎn bù dī tóu]
【解釋】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順從
【出處】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老話頭: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過,不敢不低頭。只得要將銅錢銀子出去打點。”
【第11句】:風檐寸晷[fēng yán cùn guǐ]
【解釋】風檐:不能蔽風雨的場屋;晷:日影,時間。在不蔽風雨的破檐下爭取一寸的時光。形容舊時科舉考試的緊張狀態(tài)。
【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應(yīng)試之士,于風檐寸晷之中,欲其文可為程式者,蓋已絕無間有。”
【示例】呀,風檐寸晷,立掃千言,可敬可敬。 ——明·湯顯祖《還魂記·耽聽》
【第12句】:飛檐走脊[fēi yán zǒu jǐ]
【解釋】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同“飛檐走壁”。
【出處】《天雨花》第十一回:“小的曾學(xué)過飛檐走脊的本事,還能飛石打人,百發(fā)百中。”
【第13句】:飛檐反宇[fēi yán fǎn yǔ]
【解釋】飛檐:屋檐上翹其角更加突出,猶如飛翼;反宇:屋檐上仰起的瓦頭。屋檐上翹,瓦頭仰起。形容樓閣、宮殿等建筑外形精巧美觀。
【出處】漢·張衡《西京賦》:“反宇業(yè)業(yè),飛檐獻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