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饒”的成語(12個)
本文整理了饒有風趣、絕不輕饒、別饒風致等含“饒”的成語12個,其中“饒”開頭的成語4個,“饒”結尾的成語2個,“饒”在中間的成語6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饒”開頭的成語【第1句】:饒有風趣[ráo yǒu fēng qù]
【解釋】很有風趣。
【出處】《迷人的故事》:“李二卯總是在熱炕頭上講故事,故事一到他的嘴里人們都愛聽,說得饒有風趣。”
【示例】他的談吐幽默,饒有風趣。
【第2句】:饒舌調唇[ráo shé tiáo chún]
【解釋】饒舌,多嘴。調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出處】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一折:“我恰待饒舌調唇,怎當他拔樹尋根。”
【第3句】:饒有興味[ráo yǒu xīng wèi]
【解釋】饒:富裕、豐富;興味:趣味,興趣。形容事物和景物富有情趣。
【出處】宋·蔡襄《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直應攜去林泉好,轉覺林泉興味長。”
【第4句】:饒有興趣[ráo yǒu xìng qù]
【解釋】令人感到很有趣,并十分注意。
【出處】王朔《動物兇猛》:“看到米蘭和留在亭子里的高家哥倆從容、饒有興趣地聊起來,我感到欣慰。”
【示例】我在釣魚方面饒有興趣。
“饒”結尾的成語【第1句】:絕不輕饒[jué bù qīng ráo]
【解釋】指對違背意志的事情或行為不輕易放過。
【示例】我們對那些損人利己的行為絕不輕饒。
【第2句】:不依不饒[bù yī bù ráo]
【解釋】形容要求不遂就糾纏個沒烷完。
【出處】郝艷霞 王潤生《三請薛仁貴》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來到前廳,為銀環求情。柳剛不依不饒。李氏急了,說:'你要殺銀環,我就撞頭!’”
【示例】她對別人總是不依不饒的。
“饒”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別饒風致[bié ráo fēng zhì]
【解釋】別有一番風趣。
【示例】這地方山清水秀,別饒風致。
【第2句】:輕饒素放[qīng ráo sù fàng]
【解釋】輕易地饒恕,白白地放過。
【出處】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俺哥哥若有些好歹,我不道的輕饒素放了你也。”
【示例】道士有個輕饒素放的,還要謝將吃酒。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9回
【第3句】:多嘴饒舌[duō zuǐ ráo shé]
【解釋】指嘴多,不該說而說或愛管閑事。
【出處】《三遂平妖傳》第二回:“那個多嘴饒舌的、閑在那里不去打瞌睡,卻去報新聞,搬起這樣是非。”
【第4句】:不可饒恕[bù kě ráo shù]
【解釋】饒恕:原諒過錯、冒犯或失禮之處。指不能原諒。
【出處】王朔《我是“狼”》:“特別是那時,這種發現都會被認為是不可饒恕的背叛。”
【第5句】:豐干饒舌[fēng gān ráo shé]
【解釋】豐干:唐代高僧,饒舌:多嘴,嘮叨。豐干多嘴多舌。指不該說而說或不該管卻管別人的事。比喻說的都是廢話。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寒山復執閭丘公手,笑而答曰:'豐干饒舌。’久而放之。”
【示例】道士踉蹌遁走,見者無不鼓掌大笑,謂處置苦輩,宜以此法,孰令其豐干饒舌哉。 ——清·王韜《淞隱漫錄·蓮貞仙子》
【第6句】:得饒人處且饒人[dé ráo rén chù qiě ráo rén]
【解釋】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余地。
【出處】《唾玉集·常談出處》:“蔡州褒信縣有道人式棋,常饒人先,其詩曰:'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示例】得饒人處且饒人,得將就的就省些事吧。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