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算的近義詞
[mark_b]
起算的相關詞: 起煩、起鍋、起頂、起膩、起部、起獲、起止、起旱、起結、起事
[/mark_b]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起訴: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律行為。在中國,代表國家控訴的人民檢察院、民事案件中的原告和刑事案件中的自訴人均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2句】:起結:起結,中國畫術語。指繪畫構圖時起手要寬以起勢,緊以歸結,有全局觀點,不局限于一角,務得通盤貫氣的局勢。一結如萬流歸海,收得盡,而又有盡而不盡之意。
【第3句】:起張:【拼音】qǐzhāng【注音】ㄑㄧˇㄓㄤ【條目】起張(起張)【引證解釋】張開;掀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噏呷萃蔡”司馬貞索隱引三國魏孟康曰:“噏呷,衣起張也。”
【第4句】:起喪:召鬼。參見“起殤”。
【第5句】:起手:起手,詞組讀音:qǐshǒu。即稽首。有多種意思,出自中國古文。詞組含義:⑴動手或下手。⑵起事;起義。⑶起頭;開始。
【第6句】:起鍋:【第1句】:把炒煮好的食物從鍋子里盛起來。
【第7句】:起臥:起臥,讀作qǐwò,漢語詞語,是指起床與就寢。
【第8句】:起降:(飛機等)起飛和降落:確保航班安全~。
【第9句】:起駕:起駕,本指帝、后等動身。后用于常人,往往帶有客氣或諷刺色彩。
【第10句】:起獲:從窩藏的地方搜查出(贓物、違禁品等):~一批黃色書刊。
【第11句】:起事:起事,指辦事;起兵,發動武裝斗爭;生事;挑起事端。語出《漢書·孔光傳》:“《書》曰:'惟先假王正厥事’,言異變之來,起事有不正也。”
【第12句】:起膩:方言。纏擾、纏磨。
【第13句】:起眼:[詞語解釋]釋義(1).顯眼;引人注目。【出處】《金瓶梅詞話》第八八回:“如今隨路盜賊,十分難走,假如靈柩家小箱籠,一同起身,未免起眼,倘遇小人怎了?”【示例】《醒世姻緣傳》第六五回:“一邊也就起來房中炤看,見兩只箱子都把箱蓋靠在墻上,內中凡是起眼的東西,盡情沒了。”老舍《駱駝祥子》八:“現洋是那么白亮,厚實,起眼。”釋義(2).轉眼,一眨眼。【出處】明唐順之《牌》:“每日該時分入廠坐定,不須逐一遍數,起眼之間,即知為若干人。”釋義(3).抬眼;抬頭看。【出處】太平天囯洪秀全《天命詔旨書》:“后宮面永不準臣下見,臣下宜低頭垂眼,臣下有敢起眼窺看后宮面者,斬不赦也。”【示例】沙汀《淘金記》十一:“起眼一看,大家也不一定要靠這碗飯吃。”釋義(4).方言。眼紅;妒忌。【出處】《安徽捻軍傳說故事·雙座山》:“山后住著一個姓丁的大財主,看著這些哪能不起眼呢?”原注:“皖北土語,妒忌的意思。”
【第14句】:起部:【第1句】:官署名。晉武帝 置起部郎。南北朝 時,宋、齊、梁、陳 有起部尚書,掌管宗廟宮室的建造事宜,事畢即行撤銷。北齊 起部亦掌工造。隋 以后改稱工部。《北史·魏紀三·高祖孝文帝》:“十一年冬十月辛未,詔罷起部無益之作,出宮人不出機杼者。”
【第15句】:起煩:有勞;相煩。,來自《古今小說·任孝子烈性為神》。
起算造句:
【第1句】:提前交付貨物的,到期付款日應當以原先已達成一致的交付日期為起算點。
【第2句】:確保你把公車車票;停車費或道路費都一起算進來。
【第3句】:對于訴訟時效起算點和期間變動宜進一步具體化和細致化。
【第4句】:在本公司持有本公司股權期間,本授權委托書不可撤銷并持續有效,自授權委托書簽署之日起算。
【第5句】: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自受訓之日起算。
【第6句】:以經手人收到申請單之日期為工作天之起算日。
【第7句】:卸貨時間應于船舶安全靠泊開始起算。
【第8句】:是測算沿海國家領海寬度的起算線,也是沿海國家管轄海域寬度的起算線和基準線。
【第9句】:上學時交不起學費,上珠算課,買不起算盤,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冷眼相對,放學回家后我委屈地哭了,父母親看著我受了委屈,也跟著難過地哭了一場。
【第10句】:由于離歐陽芳的目的地熙春路步步高還有一小段路程,司機提出不再打表,一起算。
【第11句】:很多才子下筆千言立馬可待,一提起算賬來要么就是一竅不通,要么就是扭扭捏捏,多半隨他們擺布。
【第12句】:在刑事責任方面,強調了復雜情況下直接責任人員的確定,論述了刑罰適用問題,提出并討論了本罪追訴時效的起算時間問題。
【第13句】:根據實例計算及理論推導,分析討論了在評定精度中顧及起算數據誤差的有關問題。
【第14句】:跳高高度從地面到橫桿的最低點起算。
【第15句】:此案起算點就在大馬路口,當地居民公認為此街的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