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伎的近義詞
[mark_b]
女伎的相關詞: 女廁、女氣、女優、女客、女團、女妖、女犯、女模、女裝、女樂
[/mark_b]
女伎的意思:見“女妓”。
女伎的拼音:[ nǚ jì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女紅:女紅,也稱為女事,舊時指女子所做的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芭t”最初寫作“女工”,后來隨時代發展,人們更習慣用“女紅”一詞指代從事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義反而被置于從屬地位,為避免混淆,人們用“紅”為“工”的異體,“女工”的本義被轉移到“女紅”一詞上,而它本身則轉型成功,借另一意義獲得了重生。《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舊時指女子所做的紡織,縫紉,刺繡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掇o海》的解釋要全面的多:女工,(1)亦作“女功”,“女紅”。舊指婦女所作的紡織,刺繡,縫紉等事。(2)舊指做女紅的婦女。今泛指女工人。女功,同“女工(1)”。
【第2句】:女傭:女性家庭雇工。
【第3句】:女犯:女犯是“男犯”的對稱。全部女性罪犯的統稱。由于社會、個性生理心理諸因素的作用,不僅導致女犯在絕對數量上較男犯少,而且,其犯罪類別也較窄狹,多集中在與性、家庭有關的犯罪方面。在監管上應首先與男犯隔離,設女監收押改造,一律由女干警進行管理教育。女犯除享有法律賦予男犯的一般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外,還有些例外的規定,如對女犯除個別特殊情況外,不得使用戒具。在勞動生產強度、種類及文化普及方面均要照顧女犯的生理心理特點給予適當安排。
【第4句】:女氣:形容男子的舉止神態像女子。
【第5句】:女郎:女郎是古漢語中對年青女孩“女中之郎”的贊美之意的叫法,在現代漢語中更為廣泛被應用(星女郎,摩登女郎,賽車女郎,比基尼女郎等)?,F代漢語中有不少關于年青女性的名詞概念:女孩兒,女子,女人,少女,少婦,玉女。..等,都是主觀性很強的概念。“女郎”這個名詞所描述的女性基本特征是;年青,時尚,有活力,已經渡過青春初期的不成熟,有一定的思想和內涵的現代女青年。
【第6句】:女裝:【第1句】:女子的服裝。
【第7句】:女弟:妹妹。
【第8句】:女優:舊時稱戲曲女演員。
【第9句】:女樂:歌舞伎。
【第10句】:女妭:見“女魃”。
【第11句】:女妖:【第1句】:德國民間傳說中的妖精,有關它的樣子的說法很多,但一般都說它像個女人或一半像人,一半像魚,住在美麗的水晶宮里,對人很不友善。
【第12句】:女籃:女子籃球,相對于男子籃球而言,參賽球員為女子。約在1910年前后開始出現,規則與男子籃球不同。場地劃分為前、中、后3個區,每隊上場9人,每區3人,不準越區活動,進攻隊員持球不得超過3秒鐘。1917年以后,比賽場改為兩個區,每隊上場6人,前場3人只管進攻,后場3人只管防守,仍不許越區活動。1948年女子籃球實行與男子籃球相同的規則。
【第13句】:女客:女客是漢語詞語,意思是女性賓客。
女伎造句:
【第1句】:李蕙娘從香茗那里知道了月娘是京城教坊司女伎,擅長歌舞,在路州女營,任官妓教習,那么在汎素縣這個小地方,自然可稱是色藝雙絕了。
【第2句】:她原是陽阿公主家的女伎,后被漢成帝看中,迎進宮中封為婕妤,最后竟貴為皇后。
女伎的詩句:
【第1句】:東山女伎正迎春《送梅禹金還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