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惶的近義詞
[mark_b]
恐惶的相關詞: 恐惶、恐難、恐畏、恐防、恐懼、恐非、恐急、恐怕、恐高、恐后
[/mark_b]
恐惶的意思:【拼音】:kǒnghuáng【注音】:ㄎㄨㄙˇㄏㄨㄤˊ恐懼不安。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陣兵末濟秦師降,諸侯怖懼皆恐惶。”清顧炎武《十廟》詩:“朔望及雩祈,頓首誠恐惶。”冰心《分》:“母親很恐惶的,不住的搖拍我。”
恐惶的拼音:[ kǒng huá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恐防:【拼音】:kǒngfáng【注音】:ㄎㄨㄙˇㄈㄤˊ防備。唐王建《宮詞》之二一:“騎馬行人長遠過,恐防天子在樓頭。”《三國志平話》卷上:“玄德曰:'恐防有失,爾可將取五百軍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勒令沿城腳的居民將曬臺拆去,只說恐防宵小。”
【第2句】:恐急:驚慌。
【第3句】:恐怖:恐怖,拼音:kǒngbù。解釋:由于生命受到威脅或看到暴力、血腥的場面而引起的恐懼。
【第4句】:恐龍:古代爬行動物。曾繁盛于中生代。種類很多,體型各異,一般體大頭小,大的長數十米,重可達四五十噸,小的長不到一米。生活在陸上或水中。中生代末期全部滅絕。與傳說中的龍無關。
【第5句】:恐惶:【拼音】:kǒnghuáng【注音】:ㄎㄨㄙˇㄏㄨㄤˊ恐懼不安。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陣兵末濟秦師降,諸侯怖懼皆恐惶。”清顧炎武《十廟》詩:“朔望及雩祈,頓首誠恐惶。”冰心《分》:“母親很恐惶的,不住的搖拍我。”
【第6句】:恐高:恐高是指某些人的心里疾病。
【第7句】:恐慌:恐懼驚慌的含義。
【第8句】:恐是:字目:恐拼音:kǒng五筆輸入法:amyn結構:上下筆畫數:10;部首:心;
【第9句】:恐懼:恐懼,漢語詞匯。拼音:kǒngjù。詞性:形容詞。構成:并列式:恐+懼。釋義:驚慌害怕,惶惶不安。
【第10句】:恐諛:恐諛是漢語詞匯,讀音是kǒngyú,意思是懾于權勢而巴結奉承。
【第11句】:恐嚇:恐嚇是以加害他人權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項威脅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在許多國家是一項刑事犯罪,無論有無向對方動粗,無論是否行使暴力行動,即使只是語言上威脅受害者(對方),有死亡威脅或傷害當事人或其家族、公司、財產權等。包括死亡威脅、詐彈威脅、以自殺做威脅等。若意圖以此方式來獲取他人財物或利益而實行者,稱為"恐嚇取財"。
【第12句】:恐畏:恐畏,拼音kǒngwèi,出處《戰國策·秦策一》。
【第13句】:恐怕:恐怕kǒngpà(1)[I’mafraid]∶表示估計并擔心(2)[perhaps;maybe]∶表示估計,相當于“大概”、“也許”
恐惶造句:
【第1句】:雷霆驟響,震得萬物驚恐惶懼,爾后卻又談笑風生。
【第2句】:臣女韓毓英誠恐惶恐,敬謹跪奏,為沐恩深厚,冒昧陳情事:竊以關雎開王化之風,免罝重武功之德。
【第3句】:由于單先生檢測氡氣質量嚴重超標的事不脛而走,使得許多居住在該棟大樓的人們產生恐惶。
【第4句】:懂得逃命的,卻被一個又一個的巨浪海嘯吞噬了所有戰船而神情漠然,對著已變成一堆又一堆爛木的戰船惘然如失,臉上一片煞白,驚恐惶急不已。
【第5句】:風雨才疏學淺,惶恐惶恐,不敢尸位素餐,誤國誤民,特意請辭,從此呼嘯山林、梅妻鶴子,不問世事,乞請恩準!草民風雨叩上圣龍歷七五三年十月初五。
恐惶的詩句:
【第1句】:令臣奏事無恐惶《鈞天》
【第2句】:令人凜凜生恐惶《過陰山和人韻》
【第3句】:臣罪當誅自恐惶《次胡濟鼎同年三律》
【第4句】:淹時心恐惶《發廣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長沙》
【第5句】:諸侯怖懼皆恐惶《河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