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諒的近義詞
[mark_b]
鑒諒的相關詞: 鑒人、鑒明、鑒真、鑒訂、鑒賞、鑒于、鑒識、鑒戒、鑒照、鑒證
[/mark_b]
鑒諒的意思:鑒諒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體察實情,給以諒解。
鑒諒的拼音:[ jiàn lià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鑒人:【第1句】:亦作“鑒人”。照人。
【第2句】:鑒戒:鑒戒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引為教訓,使人警惕。
【第3句】:諒解:諒解,詞語。讀作”liàngjiě“,意思是了解實情后原諒或消除意見。又有歌手溫兆倫演唱的同名歌曲。
【第4句】:鑒證:亦作“鑒證”。猶見證。
【第5句】:鑒核:jiànhéㄐㄧㄢˋㄏㄜˊ鑒核亦作“鑒核”。審察并核定。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關于》附文四《教育部朱參事及山東教育廳會銜呈文》:“謹根據原呈所控各節,將調查所得情形,連同《子見南子》劇本,會銜呈復,恭請鈞部鑒核批示祗遵,實為公便。”
【第6句】:鑒別:鑒別是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多用于古物的鑒定。是屬于現代漢語中的白話詞匯,在現代雖然該詞比較少見,但在古代是屬于使用頻率較高的漢語詞匯。在一般場合比較常見。
【第7句】:鑒賞:鑒賞是對文物、藝術品等的鑒定和欣賞。人們對藝術形象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判的思維活動和過程。人們在鑒賞中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一般都從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出發,實現由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的認識飛躍,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豐富。運用自己的視覺感知、過去已經有的生活經驗和文化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與美術現象的活動。
【第8句】:諒察:(請人)體察原諒(多用于書信):不當之處,尚希~。
【第9句】:鑒斷:亦作“鑒斷”。明察決斷。《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五年》:“段公 無鑒斷之才,非撥亂之主。”胡三省 注:“鑒,明也;斷,決也。”
【第10句】:鑒明:【第1句】:亦作“鑒明”。鏡面明凈。
【第11句】:鑒定:鑒定是指本人工作、學習、勞動一個時期或工作調動以及參加臨時工作結束時本人寫的優、缺點總結和組織上做的評語;鑒定是指為了查明案情,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由偵查機關指派或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就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科學鑒別和判斷的一種偵查行為;鑒定是指,具有相應能力和資質的專業人員或機構受具有相應權力或管理職能部門或機構的委托,根據確鑿的數據或證據、相應的經驗和分析論證對某一事物提出客觀、公正和具有權威性的技術仲裁意見,這種意見作為委托方處理相關矛盾或糾紛的證據或依據。
【第12句】:鑒察:《晉書》卷一百二十二:“卿雅志忠貞,有史魚之操,鑒察成敗,遠侔古人,豈宜聽納奸邪,以虧大美!”
【第13句】:鑒照:亦作“鑒照”。鑒識照察。
【第14句】:鑒識:鑒識,漢語詞匯。拼音:jiànshí釋義:【第1句】:亦作鑒識。【第2句】:審察辨識的能力。多指識別人才
【第15句】:鑒于:鑒于這里的鑒是借鑒,可以作為警戒或引為教訓的事。鑒于就是關于;考慮到,按照,根據的意思,指根據某事的情況來確定下步的工作。
鑒諒造句:
【第1句】:這件事,我一定引以為訓,并請鑒諒。
【第2句】:玄度為上報天恩,夙興夜寐,不敢稍有懈怠,未能常到莊上拜望,還請將軍鑒諒。
【第3句】:同福房發,比臺門中諸房都發,外戚是英國代辦,長兄是商會理事,老朽都得罪不起,鑒諒鑒諒。
【第4句】:歷代祖師鑒諒,弟子未能萃盡心力,以謀我天山之復興,以致外遭強敵,內出妖孽,使本派淪于復亡之禍。
【第5句】:不敢曲求鑒諒,但請讀者自行核定,以免以訛傳訛,不勝企禱”。
【第6句】:蒲兄鑒諒,在下始終沒將真實身份告訴你,否則也交不到如蒲兄這等薺月的朋友,非是在下有意欺瞞,實在彼時尚有要事,不便如實相告。
【第7句】:協助有心,挹住無術,區區歉忱,務祈鑒諒。
鑒諒的詩句:
【第1句】:殷鑒諒不遠《遣興聯句》
【第2句】:天鑒諒難誣《覽古十四首》
【第3句】:取鑒諒不遠《寒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