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報的近義詞
[mark_b]
假報的相關詞: 假藥、假使、假定、假賬、假性、假冒、假報、假鈔、假續、假摔
[/mark_b]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假使:假使,指提出一種假設,相當于“如果”、“假如”。語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假使臣得同行於箕子,可以有補於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臣又何恥?”
【第2句】:假定:假定,指推想,料想;姑且認定;如果。語出瞿秋白《亂彈·談談》:“我們就假定是這樣罷:這是農民小資產階級。”
【第3句】:假偽:虛假。《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粲 勸 表 子 琮,令歸 太祖”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孫權 自此以前,尚與中國和同,未嘗交兵,何云'驅 權 於 江 外’乎……又 白登 在 平城,亦 魏武 所不經,北征 烏丸,與 白登 永不相豫。以此知 張騭 假偽之辭,而不覺其虛之自露也。”
【第4句】:假賬:偽造的與事實不符的賬目。
【第5句】:假手:利用別人做某種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于人。
【第6句】:假冒:假冒,指以假充真;冒用其它商品牌名。語出《魏書·李安世傳》:“三長既立,始返舊墟,廢井荒毀,桑榆改植,事已歷遠,易生假冒。”
【第7句】:假道:假地用兵之舉,非巧言可誑,必其勢不受—方之脅從,則將受雙方之夾擊。如此境況之際,敵必迫之以威,我則誑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勢,彼將不能自陣,故不戰而滅之矣。如:晉侯假道于虞以伐虢,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襲虞滅之。
【第8句】:假若:假若,指假如;即使。語出晉袁宏《后漢紀·桓帝紀下》:“假若上之所為而民亦為之,向其化也,又何誅焉?”
【第9句】:假神:假神是垂危患者出現精神暫時好轉的假象,是臨終前的預兆,并非佳兆。
【第10句】:假續:虛假的延續。
【第11句】:假摔:指,在運動對抗過程中,A球員被B球員撞到,但A球員其實還不至于被撞得摔倒,但為了制造B球員的犯規,A球員在被B球員撞到后,身體順勢倒下,A球員的這種行為就叫做假摔。
【第12句】:假鈔:偽造的紙幣。
【第13句】:假期:放假或休假的時期。
【第14句】:假相:同“假象”。
假報造句:
【第1句】:昨日,淘寶網發布了《寶聯動警方打假報告》。
【第2句】:他們為了欺世盜名,搞假材料,做假報告,拍假照片,千方百計掩蓋事實真相。
【第3句】:假報警稱女友買淫究竟闖了啥禍?女友因感情不合提出分手,曾某對此懷恨在心,先后謊報警情,稱女友在舞廳等處。
【第4句】:你們演的這場'國會縱火案’實在不高明,一篇混淆視聽的假報道就能騙得了人民群眾嗎?從今改為:法西斯黨機關報。
【第5句】:有的業務員從收票人手中購買發票,進行虛假報銷甚至一些企業為了逃稅,找收票人買“價格便宜”的發票。
【第6句】:他們為了欺世盜名,搞假材料,作假報告,拍假照片,千方百計掩蓋事實真相。
【第7句】:為了騙取巨額賞金,黑心人竟然向懸賞者假報線索詐騙懸賞金。
【第8句】:從法律上講,石某患心臟病和膀胱癌,其保外就醫并無不當,只不過其離開必須請假報告,若沒履行相關手續也只是違規行為,無關大體。
【第9句】:清明節小長假報恩祭祖要至上!孝親尊師代代傳,吟一首人類清明時節祭祖如祖在,看幾個朝代孝子名聲傳,敬一孝問候重千金,您心清目明同住極樂大世界!
【第10句】:至于酒后滋事妨礙治安、破壞公物胡涂亂抹以及往街上扔爆竹驚嚇行人、撥打虛假報警、急救或火警電話、向火車投擲石塊等惡作劇,在英國社會也大量存在。
【第11句】:黑客網易假報“炭燒咖啡加盟騙局曝光,加盟商跟著遭殃”。
【第12句】:曾經有虛假報道,說馬哈蘇德已經死亡,有些把他的死說成與患腎病有關。
【第13句】:在當今虛假報道不斷、紀實文學創作出現危機的現狀下,斯諾精神可以成為某些記者和紀實文學家的鏡與燈。
【第14句】:在年報的問題上,我們上橋支行要反映真實資產,不做假報表,也決不記花帳,一句話:我們支行絕不能掉鏈子!
【第15句】:局為了保護蔡局長妥協不履行職責,又向國土督察沈陽局打了一個搪塞應服的假報告。
假報的詩句:
【第1句】:青春不假報黃牛《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第2句】:竺師不假報文度《辛酉五月望簡陳和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