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偽的近義詞
[mark_b]
行偽的相關詞: 行躔、行里、行微、行殿、行隸、行伍、行約、行款、行板、行山
[/mark_b]
行偽的意思:【第1句】:見“行為”。
行偽的拼音:[ xíng wěi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行山:【第1句】:行走于山地。
【第2句】:行約:同行業所訂的規約。《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擬抵制禁例策》:“吾以為用物必購于市,而集某類貨,必有某類之行頭,今唯有速聯行頭,嚴立行約,各自為治。”《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擬抵制禁例策》:“若某街某號,有無私賣 美 貨,照格填寫,違者則以背行約論,請于某行頭而處置之。”
【第3句】:行隸:帶有隸書筆意的行書。
【第4句】:行殿:【拼音】:xíngdiàn【注音】:ㄒㄧㄥˊㄉㄧㄢˋ(1).可以移動的宮殿。指一種安穩的大車。晉法顯《佛國記》:“作四輪像車,高三丈馀,狀如行殿。”《北史·宇文愷傳》:“造觀風行殿,上容衛者數百人,離合為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2).猶行宮。唐李昂《戚夫人楚舞歌》:“風花菡萏落轅門,云雨徘徊入行殿。”元馮子振《鸚鵡曲·松林》:“山圍行殿周遭住,萬里客看牧羊父。”
【第5句】:行路:【詞目】行路【讀音】xínglù【釋義】道路;走路。【出處】《后漢書·黨錮傳·范滂》:“行路聞之,莫不流涕。”南朝·宋·顏延之《秋胡》詩:“驅車出郊郭,行路正威遲。”唐·長孫佐輔《別友人》詩:“誰遣同衾又分手,不如行路本無情。”【示例】清·顧炎武《旅中》詩:“釜遭行路奪,席與舍兒爭。唐·李白《行路難》詩:“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郭沫若《論國內的評壇及我對于創作上的態度》:“我回顧我所走過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沖動在那里奔馳。”無錫九鼎鄉土文化研究所所長杜生喜所著哲理詩《行路》:有人把彎路走直,驚喜于找到捷徑。有人把直路走彎,多看了幾道風景。
【第6句】:行楷:介于行書和楷書之間的字體。
【第7句】: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本身不發光,因表面反射太陽光而發亮。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按照它們同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在太陽系之外,目前已發現了數顆環繞其他恒星運行的行星。
【第8句】:行伍:后用“行伍”泛指軍隊:行伍出身|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第9句】:行開:頒布。
【第10句】:行微:做細小的事情。
【第11句】:行院:行院:1指.妓院。亦借指妓女;2指.同行,行幫。【第3句】:也是元明時代對戲劇演員的俗稱。亦借稱戲班。
【第12句】:行板:速度處于小廣板與小快板之間的樂曲或樂章。
【第13句】:行跡:行跡,指·行經的足跡、比喻行動的蹤跡、事跡行為。
【第14句】:行款:行款是指字與字之間的有機聯系。第一字的末筆與第二字的起筆,第一行的末筆與第二行的起筆,雖不一定相連,但筆意貫通,看上去一氣呵成,而不是各管各的,用互不相干的每個單字硬湊成文。這就叫“行款”。不論楷書、行書、草書、隸書都要講究行款,這樣,一篇字看起來很生動、完整,而不是勉強湊成。
【第15句】:行劫:進行搶劫:攔路~。
行偽造句:
【第1句】:但是在英國汽車協會的有關人士看來,該國在對測速照相機的使用上較之于其他歐洲國家來說要公平得多,后者經常對那些照相機進行偽裝甚至是隱藏。
【第2句】:夢的不愉快性質與夢的偽裝息息相關。正因為理性或意識)對夢的主題、欲望產生了強烈的反感,試圖壓制它們,欲望的內容不得不進行偽裝。夢的偽裝,實際上是夢的稽查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不妨這樣定義--夢是一個受壓制或者被壓制的)欲望的偽裝的)滿足。弗洛伊德
【第3句】:行偽而奸、言偽而辯、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
【第4句】:許,為防止被認出,李麗娟穿著男式棉衣、頭戴線帽進行偽裝,騎乘事先準備的舊電動車,從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家中出發來到友成公司。
【第5句】:三名美軍士兵在一個燃料庫墻下休息。德軍把燃料庫刷上漆進行偽裝,使它看上去像普通的房屋。
【第6句】:偽中央儲備銀行一成立,便強力發行偽幣“儲備券”,又稱中儲券,以期代替法幣、軍用票、華興券和聯銀券的流通。
【第7句】:一些地下網絡甚至在組織內部還要對文件進行加密,并且對你的身份進行偽裝,以防好事之徒發你的身份以及你所共享的內容。
【第8句】:日軍用公開或隱蔽的手段掠奪黃金、白銀等金融資本,開辦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發行偽聯銀券。
【第9句】:頭,頸,手和下巴。利用圍巾,衣領,植物,網或其他保護色的方式進行偽裝。
【第10句】:讀書明理的人品行偽善,就同狡詐的小人肆無忌憚地作惡沒有區別,如果正人君子中途變節,還不如奸詐小人改過自新。
行偽的詩句:
【第1句】:言虛行偽《續姚梁公坐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