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賞的近義詞
[mark_b]
行賞的相關詞: 行乞、行約、行房、行貣、行匄、行拘、行香、行曦、行為、行走
[/mark_b]
行賞的意思:進行賞賜。
行賞的拼音:[ xíng shǎ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行房:婉辭,指夫婦性交。
【第2句】:行山:【第1句】:行走于山地。
【第3句】:行乞:行乞,漢語詞語,讀作xíngqǐ,解釋為乞討等。
【第4句】:行陣:《行陣》為《乾隆大閱圖》第四卷,完整的《乾隆大閱圖》共有《幸營》《列陣》《閱陣》和《行陣》四卷,描繪了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式時的情景。全圖畫法細膩,色澤華麗,基本上以色塑形,不顯線條痕跡,具有濃厚的歐洲繪畫風格。其中第二卷《列陣》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第三卷《閱陣》為私人收藏,第一卷《幸營》至今下落不明。《行陣》在乾隆時期懸掛在紫禁城重華宮內,是四幅畫卷中唯一一幅落有宮廷畫家款印的圖軸。這幅中國清朝皇室珍品大約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從紫禁城被掠奪到歐洲,此前被巴黎一個家族持有。《乾隆大閱圖》是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晚期作品。清朝宮廷繪畫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宮廷畫家描繪同時代人物和事件的紀實性繪畫作品。《乾隆大閱圖》屬此類精品,在照相機發明之前,是真實記錄人事的最佳手段。
【第5句】:行兇:《水滸傳》第三八回:“家住沂州翠嶺東,殺人放火恣行兇。”《西游記》第五七回:“師父,恕弟子這遭,向后再不敢行兇,一一受師父教誨。”
【第6句】:行走:【第1句】:行路;走動。
【第7句】:行為:行為:謂舉止行動;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如:做出動作,發出聲音,作出反應。
【第8句】:行匄:見“行丐”。
【第9句】:行銷:向各地銷售:~全國。
【第10句】:行竊:行竊是漢語詞匯,讀音xíngqìe,解釋為偷盜。
【第11句】:行拘:行牌拘拿。
【第12句】:行貣:猶行乞。
【第13句】:行曦:行曦【拼音】:xíngxī【注音】:ㄒㄧㄥˊㄒㄧ【解釋】:移動的日光。【出處】:南朝·梁·庾肩吾《賦得山》詩:“行曦上杳杳,結露下溶溶。”
【第14句】:行號:【第1句】:謂邊走邊號哭。
【第15句】:行腔:行腔xíngqiāng,漢語詞語,釋義為戲曲演員按個人對劇情、曲譜的體會來運用腔調。
行賞造句:
【第1句】:這次行動他表現得最為出色,可是論功行賞卻沒有他的份,這真叫人納悶。
【第2句】:他當時面臨形勢可謂“天下匈匈”,危機深重、經濟崩潰,民生凋敝,士兵的復員安置、功臣的論功行賞、異姓王貌合神離、匈奴擾邊,等等。
【第3句】:戰后,全體將士論功行賞。
【第4句】:中央政府將在新的徵聘條例中,實施以提升效率和論功行賞的專業制度。
【第5句】:西方人論功行賞時常說“好狗應有好骨頭”。
【第6句】:幾年徒勞無益的服務,在論功行賞時就大有關系。
【第7句】:紹興城東南的會稽山,因大禹治水在此會諸侯,計功行賞而得名。
【第8句】:年前,大禹治水東巡到苗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將苗山更名為會稽山,最后又安息在這塊東南名地。
【第9句】:爾等皆是大漢功臣,我做為天子親封平北將軍,又是漢室宗親,那么也該給爾等一些賞賜,不過要論功行賞。
【第10句】:有功則獎,有過必罰!你為天庭鞠躬盡瘁,立過汗馬功勞,朕已按功行賞,從沒虧待于你!你如今犯下天規,罪及滿門,還妄想逃脫,不必饒舌,天刑官,拿下去!
【第11句】:這件事雖說是大家一起做,但還是要根據各人的努力情況論功行賞。
【第12句】:你個小赤佬,你當國家*席是那么好當的嗎?沒有等級行嗎?等級是什么大爺告訴你,等級等同于論功行賞。
【第13句】:史進擇吉日開國名鈡,黃袍加身,綠林軍眾將也按功行賞,位列大小。
【第14句】:他的功勞最大,論功行賞,也該他是先進。
【第15句】:論功行賞,我被升為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地區營業主任。
行賞的詩句:
【第1句】:行行賞不違《早春繁臺》
【第2句】:掃雪必行賞《掃雪》
【第3句】:漢家行賞盡論功《詠史》
【第4句】:爵祿初行賞《挽吳都督四十韻》
【第5句】:行賞頒金印《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第6句】:亦如王者行賞誅《再和》
【第7句】:未戰先行賞《聞寧夏邊報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