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臺的近義詞
[mark_b]
觀臺的相關詞: 觀測、觀察、觀通、觀睄、觀國、觀摩、觀瀾、觀漁、觀瞻、觀念
[/mark_b]
觀臺的意思:瞭望天象之臺?!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肮纫曀罚斓怯^臺以望,而書,禮也?!倍蓬A 注:“觀臺,臺上構屋可以遠觀者也。”《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視朔書氣,觀臺告祲?!睆堛?注:“觀臺,觀災祥氣之臺也。”唐 薛存誠《觀南郊回仗》詩:“候刻移宸輦,遵時集觀臺?!币徽f“觀”讀去聲。觀臺,指天子諸侯宮門雙闕之臺。參閱《左傳·僖公五年》楊伯峻 注。
觀臺的拼音:[ guān tái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觀瀾:《觀瀾》是連載于幻俠小說的一部玄幻小說,作者是秋季的田野。
【第2句】:觀場:山西省晉中祁縣來遠鎮北關村,位于祁縣東南50公里處的干石山區,區域面積30萬平反復公里,由北關、劉家垴、碾子峪、石佛窯等9個自然村組成,轄區人口約為329人。
【第3句】:觀睄:瞧看。
【第4句】:觀止:觀止,指看到這里就可以休止了。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見舞《韶箾》者,曰:'……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第5句】:觀點:觀點:處于一定立場,分析事物利弊和適用性的表達。觀念:觀,看的意思,念,理念、概念,意思就是對待事物的看法和理念!另一種說法是:觀,拆開來是又、見。念,拆開來是今、心。觀念=又見今心,意思是又看見了今天的心態。一般針對新事物、新觀念而言!
【第6句】:觀摩:觀摩,指觀看彼此的成績并互相學習研究。
【第7句】:觀漁:亦作“觀魚”。春秋 時 魯隱公 故事。《左傳·隱公五年》:“五年春,公將如 棠 觀魚者?!睏畈?注:“魚者意即捕魚者。”《三國志·魏志·鮑勛傳》:“昔 魯隱 觀漁於 棠,《春秋》譏之。雖陛下以為務,愚臣所不愿也?!焙蠓褐赣^看捕魚或觀賞游魚以為戲樂。《周書·孝閔帝紀》:“帝欲觀漁於 昆明池,博士 姜須 諫,乃止。”唐 高適《東征賦》:“人多嗜艾,俗喜觀漁。”毛澤東《七律·和柳亞子先生》:“莫道 昆明池 水淺,觀魚勝過 富春江?!?/p>
【第8句】:觀禮:觀禮,指參觀慶典或典禮。語出《左傳·襄公十年》:“諸侯宋魯,於是觀禮。魯有禘樂,賓祭用之。宋以《桑林》享君,不亦可乎?”
【第9句】:觀賞:觀賞,指具有一種賞識的觀看心態,觀看欣賞。
【第10句】:觀念:觀念是人們對事情的主觀與客觀認識的系統化之集合體。人們會根據自身形成的觀念進行各種活動。利用觀念系統(觀念體系)對事物進行決策,計劃,實踐,總結等活動,從而不斷豐富生活和提高生產實踐水平。觀念具有主觀性,實踐性,歷史性,發展性等特點。形成正確的觀念和觀念清晰(觀念可視,能用文字清晰表達)有利于做正確的事情,提高生活水平和生產質量。觀念與理念密切相關,觀念是形式基,理念是基本。理念與觀念關聯。沒有觀念就沒有理念發(產)生。
【第11句】:觀國:指觀察國情。引申為從政。
【第12句】:觀光:觀光,(人)參觀名勝古跡,沿途瀏覽大自然的風光景象。
【第13句】:觀測:觀測,指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或測定。
【第14句】:觀瞻:觀瞻,漢語詞匯。拼音:guānzhān指:【第1句】:具體的形象和景象給人的印象外觀和對外觀發生的反應。【第2句】:具體的形象給人的印象?!镜?句】:瞻望;觀賞;觀看?!镜?句】:引申為體統。
【第15句】:觀察:觀察,是指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清朝官員的名稱。采訪時“觀察”意思是:指記者對客觀事物所進行的一種查看體驗活動,簡單講就是用眼睛采訪。另有雜志《觀察》,是民國最為成功的大型知識分子雜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經營和它所持的立場。
觀臺造句:
【第1句】:話說楊長生行至周至樓觀臺,因民生凋敝,道士們都已還俗歸家,僅有幾個火居道人攜妻帶子,在廟里生活。
【第2句】:凌風見過這種指法,這是一種道家指法,在終南山樓觀臺上尹文操和吳連山作別時就用這種指法。
【第3句】:此次規劃設計中,澄觀臺基礎遺址將受到保護和展示。
【第4句】:而黃小晶一行,今日將參觀臺南奇美博物館、安平古堡、億載金城等古跡,包括與黃氏宗親交流,都在預定行程當中。
【第5句】:據中評社消息,蘇貞昌“過莊行聊”下鄉之旅,除視察制鞋廠外,還到學甲參觀*彎鯛養殖場,聽取“南瀛養殖場”榮譽理事長陳連益簡報。
【第6句】:觀*彎創業園點贊兩岸“創客”共同家園。
【第7句】:主要建筑有大三門、影壁、山門、逍遙堂、古衡門,濮池、五笑亭、觀臺、觀魚橋、夢蝶樓、南華經閣、東西碑廊、道舍、客舍等。
【第8句】:觀臺上爆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呼叫,聲徹云霄。
【第9句】:反觀臺當局前“國防部長”高華柱,雖曾是林毅夫直屬長官,卻始終力拒林毅夫回臺。
觀臺的詩句:
【第1句】:觀臺四望楚氛開《至日述事時江海大捷》
【第2句】:觀臺傾夜雨《春夜山居望月思故園有作》
【第3句】:紫煙籠觀臺《游石龍偶成寺僧通首坐飽歷叢林歸老山故詩多》
【第4句】: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常?/p>
【第5句】:遵時集觀臺《觀南郊回仗》
【第6句】:五云色備觀臺書《玉樓春》
【第7句】:疇昔曾登魯觀臺《至日》
【第8句】:更有觀臺稱賀處《朔旦冬至攝職南郊,因書即事》
【第9句】:請觀臺上月《忘機臺》
【第10句】:太史登觀臺《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時任下邽縣》
【第11句】:仙觀臺荒蔓草中《天妃宮看西域海棠(此花是永樂間中使鄭和手》
【第12句】:觀臺仿佛隱仙圣《夏日登臺晚云層疊若眾山狀伯氏令賦計因成長》
【第13句】:放眼奇觀臺上《木蘭花慢 至大戊申八月二十五日,同疏仙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