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絕對小孩》讀后感300字大全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絕對小孩》讀后感300字篇一
我最欣賞本書的一個小孩。有著許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時不禁笑出聲來——討厭。在我看來他的許多的想法在我的眼中似乎并不討厭,只要有他的地方都會有尖叫聲。搗蛋是他的專利,0分是家常便飯。與討厭相對的是一個一年考十二個月,一個月考三十天,一天考二十四個小時的比賽小子。國文100,英語100,算術100,歷史100,地理100,物理100,化學100,音樂100,考贏別人是他唯一懂得的價值。同學門都羨慕他,但他并不快樂,因為他有太多的現實。他缺少小孩的想象,缺少一種看不見的幸福。他也曾抗議過不做模范學生,但大人卻是這樣回答的:“你不做模范學生,我們怎么當選模范父母?”大人的回答讓他無言應對。
我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比賽小子,被大人們強迫著做不喜歡做的事情,上補習班、吃不愿意吃的東西、在家里整天宅著做乖乖女……我心里雖然很難受,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想做的事情接踵而至,但是我不想失去父母,老師,以及同學親人對我的關心期待和愛,仍然去做了這些事。我想,可能我現在已經變得有些扭曲和虛偽了,會說一些討人歡心的話,對別人說話小心翼翼,生怕哪一點惹到他們。我有時很想成為一名壞學生,放肆玩耍,不做作業,沒有任何煩惱,也沒有任何壓力壓在頭上。但我根本做不到,我很怕大家會瞧不起我,會冷落我。當我身不由己時,我常常會想起討厭,我真的特別想擁有討厭身上那種純粹的快樂,可我只能做那所謂的“比賽小子”。
分數一向都是我的克星,它可以扼殺我的任何幻想,有時,媽媽為了分數也許會大罵我一頓,也許會把我直夸到不好意思。為此,我有做不完的課外作業,看不完的課課通。分數讓我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就像一個難以伺候的王爺,怎么做都不滿意。成績考好了,媽媽說優秀了要再優秀;沒考好,媽媽臉頓時晴轉陰,她那原本就深的皺紋變得更深了。接著,媽媽的嘴里跳出一連串令我提心吊膽的話來,節奏緊湊,音階很高,仿佛是鐵鍋里炒蠶豆,一個個接二連三地蹦出來,絲毫不給我喘氣的機會······我甚至會奇怪,我到底是不是媽媽親生的?我已經很努力了,她怎么就沒有看到呢?我現在已經被“學習”這兩個字眼兒麻木了,已經不知道快樂到底是什么味道了……
討厭之所以能一直快樂,是因為小孩心里都有一個快樂魔法師:只要你一高興,你的嘴巴就會冒出粉紅棉花糖。只要你生氣了,你的鼻子就會噴出辣味姜汁汽水。只要你開始哭,你的眼睛就會掉出冰激凌。只要你很沮喪,你的耳朵就會射出巧克力棒。快樂魔法師就是這樣,把你的好心情和壞心情變得好好吃。想一想,你就會覺得什么事都可以變得快樂了。
現在,我是一個青少年,不知道能不能再被稱為小孩。只要閉上眼睛,我的想象又會重新回到童年那個奇異的世界,仿佛可以直接抓住彩虹的翅膀:那個世界沒有名次,沒有競爭,有的只是親切的笑容,歡快的笑聲,快樂的腳步,喜歡的伙伴……一切還是那么親近可愛。
大人一直以為,幸福是由各種看得見的東西構成的。其實,真正的幸福是由很多看不見的東西形成的,就像小孩的世界那樣,不管遇到什么情況,他們都會把事情變得好玩,好笑。小孩的心是真正地長著想象的翅膀,是那些看不見的巨大的,簡單的幸福的真正擁有者。
這本《絕對小孩》畫的是大人的現實世界和小孩的世界的距離,以及小孩的.想象世界的無限自由。如果你已失去小孩的想象,就請你趕快抓住想象世界的飛龍翅膀,和小孩們到彩虹、星星還有云朵里尋找那種大人們看不見的幸福吧!
《絕對小孩》讀后感300字篇二
讓我們每天再做一次小孩,是朱德庸漫畫集《絕對小孩》的序言。讀到這一句,便撞擊了自己的心靈。突然想起自己童年里曾經的夢想——比如,有特異功能,想去哪兒,便能悠悠地飛過去;比如,有個雙胞胎姐妹,不想上課時,她去上課,我跑出去玩——這些夢想隨著長大全都模糊起來直至忘懷。
在成為教師之后,便猛然間成了“毫無童真”的老夫子;在有了孩子后,便不知覺得也變成那“不解童情”的父母。可童年離我們已如此遙遠,如何再做一次小孩呢?在我看這篇文章是時,跟著作者也再次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雖然還是未能找到答案,但似乎也能悟到幾分道理。
在文中有句話讓我特別喜歡:小孩是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截然不同。他們能以奇特的想法看待任何事物,所以他們對整個世界總是保持著詼諧荒謬的眼光,這和大人對任何事物都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完全相反。只是因為小孩世界對大人世界無益,于是大人拼命想把小孩從他們的世界里拉出來。在看到這幾句話的時候,突然在想,現在的我到底是屬于大人呢,還是屬于小孩。可能我不屬于大人也不屬于小孩,而是出于這兩者之間的大小孩。在學校孩子們的心目中,我絕對是個大人,總是把他們往不愿意去的地方拉,只因為他們在做對我來說毫無意義的事,也是我認為的對他們也毫無意義的事。有時想想還真是不愿意,看著他們這么痛苦地學習著,真是感到很失敗。
一直想讓他們能在我的班級快樂地成長和學習,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相差甚遠,即使我不愿意,孩子們不愿意,現實會讓我變得無可奈何,間接地我也讓孩子們變得無可奈何。常對他們發火,為了讓他們乖乖聽話,我不再對著他們笑,總是厲聲呵斥他們,漸漸地,他們變得聽話,變得乖巧,可是,我并沒有得到我預期的效果。是啊,做自己不喜歡的事,被強迫著做,怎么能做好呢。正如我們自己,雖然長大了,但真的是自己很不愿意的事情,做的一定也不會好。在別人把你拉入你不愿意的地方時,本能就會產生一種排斥,這種排斥讓你無法集中精力,以至于事情無法做到十全十美。而現在,我能做的,只有想盡辦法讓他們樂于接受我給他們的世界,讓他們自愿進入這個我給他們創造的世界。可是,在這之外,我也希望他們能保留著自己的世界,那種純真的、只有想象,沒有限制,仿佛有好多雙翅膀,永遠可以在云朵上游戲。
他們的世界是美好的,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如果真能每天做一次小孩,那大人的世界與孩子的世界將相互聯系,生命的不可思議將會每天在我們身上再流動一次。
就讓我們向孩子們看齊,洗盡鉛華,眺望童年,真正永葆青春吧!